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 我是什么(2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 我是什么(2课时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8 22: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我是什么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普童话。全文注音并配有两幅插图,旨在让学生在朗读中识字。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用拟人手法,让学生在猜读的过程中,关注水的变化以及水同人类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兴趣。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围绕“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讲水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第3自然段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第4自然段讲水对人类做的好事与坏事;第5自然段用疑问句的形式与课题照应,激起学生的猜谜兴趣。
文中的科学知识清晰完整。重点讲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变换不同的形态,在天地间永不停歇地旅行着。课后习题第一题“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些什么”,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局部走向整体,体现了阅读能力的渐次提升和发展。
课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文中多处运用短长句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奏感,拟人化的词句增强了画面感,充满情趣。如“有时候……有时候……”“落”“打”“飘”体现了用词的准确、严谨。第4自然段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水性格的两面性,使学生对水的利与害的感受更加强烈。
1.通过部首归类法、组词认读法等方式,会认“晒、极”等生字;通过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掌握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生字和“天空、傍晚”等词语。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3.体会“落、打、飘”的意思及用词准确,并能仿说句子。积累文中的四字短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4.初步感受科普童话,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部首归类法、组词认读法等方式,会认“晒、极”等生字;通过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生字和“天空、傍晚”等词语。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1.体会“落、打、飘”的意思及用词准确,并能仿说句子。积累文中的四字短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2.初步感受科普童话,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童话的兴趣。
1.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较多,其中,“极、傍、洋、坏”既要求会认读,也要求会写。
认读“滴、溪”时,宜采用部首归类法认读。通过观察字形,明确部首中带有“氵”的字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进而让学生从生字中找出“海、洋、淹、没”等字,进行归类认读。也可以把生字比较集中的句子找出来,在读句子的过程中学习生字。如“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句中有包括1个多音字在内的6个会认字。
对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简单归纳是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在会写字中,重点指导“变、极、片、海、带”的笔画笔顺及“带”的组成,在学生记清“带”的基础上,将“带”与“常”进行比较。
2.朗读课文
本课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叙述。第1、2自然段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采用故作神秘的语气来读。第3自然段由4个短句连缀而成,在朗读时语调由慢到快,要注意音调轻与重的变化,读出句子的节奏。
3.理解运用
课文用拟人手法,以“我会变”为话题,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表述了水的形态变化以及水与人的关系。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表达。
准确运用动词。教学时可抓住“落、打、飘”,让学生感受课文在动词使用上的准确与严谨;设置语境,让学生学习运用“落、打、飘”;设置语境,引导学生拓展运用其他表示下落的动词。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部首归类法、组词认读法等方式,会认“晒、极”等生字;通过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读准多音字“没”。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板块一 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猜下面这则谜语吧。
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引导学生得出谜底,并总结猜谜方法:将谜面看完整,若是猜到,要将答案代入谜面进行验证。
2.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是它的谜面很长。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猜谜语吧。(同步板书课题)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字音,并思考谜底是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得出谜底是“水”)
板块二 检验预习,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分组读课文,组间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并纠正读音。
3.课件出示本课会认字,指名学生朗读,相机纠正读音,并对易错字音进行警示。
念“溪”时注意x与q的区分;“冲、猜”注意平翘舌的区分。
4.指导识记本课会认字。
(1)认读“滴、溪、洋”。
①课件出示图片:水滴、小溪、海洋,让学生认读,进而总结“滴、溪、洋”的偏旁一致,都是“氵”,与水有关。
②请学生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氵”的字,是否也与水有关。(指名回答)
汽、浮、温、池、江河、海、灌溉、淹没
(2)认读“坏、淹、没、冲、毁、屋”。
由于这几个生字集中在文中同一句话中,所以可以采用将生字宝宝送回家的形式,让学生在句中识记生字。此处要提醒学生句中的“稼”本音是四声,在这里念轻声。讲“没”为多音字时,可设置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识记。
(3)认读“晒、傍、奔、猜”。
请学生认读并组词,再交流识记方法,如加一加法。
(4)认读“极、越”。可课件出示词卡“极小、极小极小”“越升越高、越来越低”,让学生理解生字。
(5)学生齐读本课生字。
板块三 指导朗读,感受变化
1.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2自然段,同时用铅笔圈画出文中的“我”会变成些什么。(指名回答)
汽、云(白云、乌云、朝霞、晚霞)、雨、冰雹、雪。
(2)过渡:我们可以发现“我”的变化非常丰富,而且“我”要让人们通过“我”的描述来猜测“我”是谁。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当你们要别人猜谜语的时候,你们会用怎样的语气告诉别人谜面。(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用故作神秘的语气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
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1)学生齐读此段,读后用铅笔圈画出“我”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池子里 睡觉
小溪里 散步
江河里 奔跑
海洋里 跳舞、唱歌、开大会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交流水在不同状态下的样子,并思考朗读时语速应该有怎样的区别。
(3)学生同桌间尝试朗读,再指名学生示范朗读。
(4)教师具体指导。
第一个分句:声音较轻,以显安静和睡得香甜。
第二个分句:稍放慢语速,以显舒缓和悠闲。
第三个分句:加快语速,提高音量,以显快速和兴奋。
第四个分句:减缓语速,读好停顿,读“跳舞、唱歌、开大会”要字字清晰,以显欢快和热闹。
(5)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3.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听后对教师的朗读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此段的朗读有两种不同的语气,分别对应“水”的不同性格和对人类做的不同事情)
温和:语气温顺和气,语速舒缓。
暴躁:语气烦躁粗暴,语速快而短促。
做的好事:高兴、自豪的语气。
做的坏事:惭愧、自责的语气。
4.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神秘感)
5.学生运用刚才讲解的方法,自由读课文。
6.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水”的丰富变化和不同状态,领略水的不同脾气。
课下回忆水会变些什么,并尝试画下来。
第二课时
1.体会“落、打、飘”的意思及用词准确,并能仿说句子。积累文中的四字短语: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2.初步感受科普童话,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童话的兴趣。
3.会写“变、极”等生字和“天空、傍晚”等词语。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了水宝宝的变化多样和不同状态,也领略了水宝宝的不同脾气。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画的图?(挑选画得好的,投影展示)
2.请学生用句式“我是水,我会变成……”描述图画内容。
我是水,我会变成汽;我是水,我会变成云;我是水,我会变成雨;我是水,我会变成冰雹;我是水,我会变成雪。
3.过渡:当水变成汽的时候,会升到天空,当水变成云时,会在空中飘浮。当水从云变成雨、冰雹、雪花时,它是怎样降落到大地上的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找问题的答案吧!
板块二 学习新知,迁移运用
1.课件出示课文语句,学生齐读,教师指名回答。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2.帮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动词“落、打、飘”使用的准确,迁移运用动词“落、打、飘”。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雨、冰雹、雪轻重的不同,理解掉落时样子的不同,进而感受动词“落、打、飘”的使用准确。
(2)选择动词“落、打、飘”填空,加深理解。
落 打 飘
夏季,一个个豆儿大的雨点(打)在树叶上啪啪作响。
秋天来了,一片片梧桐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
碎纸屑像羽毛一样从空中(飘)下来。
(3)请学生用“落、打、飘”各说一句话。(指名回答,教师指导)
3.过渡:我们知道了水的变化很丰富,如果要用一句话把水的变化表达出来,我们可以这么说——“我是水,有时候我会变成汽,有时候我会变成云,有时候我会变成雨,有时候我会变成冰雹,有时候我会变成雪。”这时候,我们用了另一个句式“有时候……有时候……”。这个句式在课文中有体现,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指名回答)
4.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有时候……有时候……”句子,指导迁移运用句式“有时候……有时候……”。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1)请学生找出每个句子中的反义词。(指名回答)
白—黑 温和—暴躁
(2)请学生思考,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反义词,有什么作用。(指名回答,教师指导)
将矛盾的两个方面集中在同一个主体身上,可以突出主体多变的特点。
(3)练习说话。
先说几组反义词,再用“有时候……有时候……”说句子。
教师可从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心理活动等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我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候很伤心。
教室里有时候很安静,有时候很热闹。
5.积累动宾结构的短语。
过渡:我们知道水的性格是多变的,有时温和,有时暴躁,那么它的多变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第4自然段,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1)请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读时思考问题:水在温和和暴躁时分别会做什么事情,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
温和:做好事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帮助人们工作
暴躁:做坏事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给人们带来灾害
(2)请学生尝试用“有时候……有时候……”阐述上面总结的内容。(指名回答,教师引导)
有时候我很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做过许多好事。
有时候我很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做过许多坏事。
(3)课件出示“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四个短语,并出示相关图片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意义。
(4)引导学生发现短语结构是动词+名词,同时可做动宾短语的搭配练习,强化学生的理解。
(5)学生齐读两遍短语,识记短语。
板块三 结构分类,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让学生齐读,再请学生根据字形结构,尝试对生字分类。(指名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对“变、片、带”的结构判断可能会出错,教师需重点关注)
上下结构:变
左右结构:极、傍、海、洋、作、坏、给
独体结构:片
上中下结构:带
2.分类指导生字书写。
(1)请学生回忆书写口诀,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本课左右结构的会写字都是左窄右宽,提醒区别“带”与“常”)
(2)教师指导书写会写字。
①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变”。
变:第四笔竖紧靠竖中线,左右两点的收笔分别与横的起笔和收笔上下对齐。
②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会写字。
极:“及”的撇收笔穿插在点的下方,横折折撇一笔写成,起笔盖住撇,撇收笔在竖中线,捺舒展。
傍:左右等高。
海:三点水呈弧形,“每”第三笔竖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的竖向左下稍斜再折向右,第四笔横折钩的横短,折向下时稍向左斜再出钩,竖折与横折钩围起来呈上窄下宽,第九笔横左右出头。
洋:“羊”首笔在竖中线上,三横中第二横最短,在横中线上。
作:第三笔撇收笔在竖中线左侧的横中线上,最后两横均比第四笔横短。
坏:左高右低,“土”末横改提,“不”的撇穿插在提的下面。
给:第四笔撇收笔穿插到第二笔撇折与第三笔提之间,“口”稍小稍扁。
③指导书写独体结构的“片”。
第二笔短竖起笔比竖撇起笔稍高,第三笔横接上竖后再向右处写出。
④指导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带”。
上下窄,中间的秃宝盖最宽,最后一笔竖稍长,和第三笔竖上下对齐在竖中线上。
⑤请学生在课本田字格先描红再摹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四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课文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我是什么
2.总结: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了解了水的各种形态,知道了水对人类有好处也有坏处,我们要想办法利用它的好,制止它的坏。在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做一个环保小先锋。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文,感受科普文语言的生动有趣吧。
1.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对应训练。
1.猜谜导入,整体感知。本文是一个谜面内容丰富的谜语,可以抓住学生爱猜谜语的特点,用猜谜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本课生字较多,通过采用部首归类法、组词法、结合图片识记等方法,让学生直观识记生字,加深印象。同时也通过让学生交流、分享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寻找技巧识记生字的习惯。
3.通过朗读课文,一边解谜“我”是什么,会变成些什么,一边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本课语言的俏皮生动。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科普文章的魅力。
4.紧扣“我会变”,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有时候……有时候……”这一句式,积累动宾短语。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轻重不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并通过造句学会迁移运用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