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树之歌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全文一共4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以及香满溢园的桂花树。
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的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全文注音并配以插图,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借助插图认识事物,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1.会认“梧、桐”等生字,会写“杨、壮”等生字,会写“杨树、树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4.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中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梧、桐”等生字,读记“杨、壮”等生字,会写“杨树、树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
1.识字和写字教学
利用形声字识字:熟读儿歌后,圈出文中树木的名称,出示生字中木字旁的生字,进行归类识字。
运用字理识字:如“疆”字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借助语境识字,如“耐、守”,并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本课会写字全是左右结构,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的捺画改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左右笔画穿插情况及笔画顺序。如“化”的第三笔为撇。
2.朗读指导
可采用在自读的基础上示范读,也可用接读、问读的方式,指导时让学生注意句内停顿,读准韵尾。
3.迁移运用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树木或相关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
1.课前预习课文,认读要求会认的字,读准字音。
2.尝试勾画出文中描写的树木种类。
3.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梧、桐”等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归纳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板块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问题导入:同学们,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能说出这些树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多种树木的图片或视频)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课文中的树木朋友。你们准备好了吗?
2.请学生将本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分别用圆圈和横线在文中圈画出来。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的同时,注意字音。
4.全班齐读课文,读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齐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读音进行纠正并范读。
板块二 感知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树木的名称。
2.指名回答,看谁找得最全、最正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对学生关于生字的发音问题进行指导,并让学生范读。(如“桐、枫”等的拼音是后鼻韵,“桦”的声调是四声)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树 柏树 木棉树 桦树
银杏树 水杉树 桂花树
3.过渡: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树木名称的字形,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梧 桐 枫 松 柏 桦 杉 桂
木字旁——形旁 与树有关
形声字
4.学习第一句。
(1)全班齐读第一句,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铅笔圈画出这一句写了哪些树,以及它们的特点。
(2)指名回答,学生互相补充。
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叶,它们的特点分别是:高、壮、像手掌。
(3)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叶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4)请学生说说这些特点是树木哪方面的特点。(教师引导,指名回答)
形状。
(5)请学生齐读“梧桐树叶像手掌”,讲解此处说梧桐叶像手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过渡:因为梧桐树叶的形状和手掌的形状相似,所以课文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生活中还有很多形状相似的事物,比如圆月和玉盘形状相似,所以可以说:圆圆的月亮像玉盘。(可用多媒体展示圆月和玉盘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
(7)拓展小活动:我会说。课件呈现太阳、火球、弯月、镰刀的图片,让学生模仿“梧桐树叶像手掌”说说太阳和弯月的形状特点。(还可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造句)
红红的太阳像火球。
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8)指导认读和识记本课会认的字“掌”。
用拆分法,可以把它拆成“尚+手”,再联系两部分的读音,能发现这个字是形声字,声旁是“尚”,发音时要注意这个字是后鼻韵,形旁是“手”,说明“掌”是“手掌”的意思。
5.学习第二句。
(1)男生齐读,女生注意听其发音,并用铅笔在文中画出树木的特点。(视实际情况,若是有错误发音,可直接指出或是让女生指出并范读正确读音)
(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总结本句是描写树木的颜色。
(3)讲解“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此处也可用多媒体或实物展示枫叶和松柏的颜色,使学生直观感受枫树和松树、柏树的特点。
(4)学生思考并交流识记“装”字的方法,加深对“装”字含义的理解。
①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②利用熟字相加法:壮+衣。
6.学习第三句。
(1)女生齐读课文,男生认真听,并用铅笔勾画出树木的特点。
(2)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此句描写了树木的习性及分布地区的特点。
木棉 喜暖 北方
桦树 耐寒 北疆
(3)指导认读和识记本句中要求会认的字“耐、守、疆”。
①让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会意字“耐、守”的含义,教师讲解,再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②“疆”是指事字,“畺”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出示资料讲解。
疆,从土,从弓,从畺(jiāng,田界)。从“弓”,表示以弓记步,即以弓来丈量土地,“疆”本义为田界。
(4)让学生思考“桦树耐寒守北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到“守北疆”和上句的“披绿装”会想到谁?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叶子常绿,精神饱满,桦树不惧严寒坚守北疆,就像守卫祖国边疆的披着绿色战袍的士兵。
7.学习第四句。
(1)教师朗读,学生认真听,并勾画出描写树木特点的词语,尝试归纳此句写了树木哪方面的特点。(指名回答)
银杏、水杉 金桂
↓ ↓
活化石
香 → (价值)
(2)指导认读和识记本句中的会认字“化”。
课件呈现“化”的字形演变图,讲解“化”是会意字,为“变化”的意思,并通过组词加深学生的记忆。
(3)知识拓展:由于银杏树和金桂树是学生常见的树木种类,此处可给学生展示水杉的图片,告诉学生水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们要爱护植物,并大致讲解“活化石”的概念。
8.请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注意发音正确。重温树木的不同特点。
回家给家长讲讲今天结识的树木朋友及其特点。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
2.积累有关树木的谚语,并理解其意思。
3.能规范地书写“杨、壮”等生字。
板块一 发现技巧,背诵课文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已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再读课文,找找快速背诵课文的方法。
2.学生齐读课文,读后圈出课文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总结它们拼音的相似之处。
掌 装 疆 香 押韵,“ɑng”韵。
3.学生自由读课文,感受韵文的节奏。
4.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本课描述了11种树木及其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文语句,每句的结构组成都是“树木种类+树木的特点”,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和女生分别读树木种类和树木特点,读后再交换读。
5.同桌间分角色朗读。
6.学生自行尝试背诵课文,再指名背诵。
板块二 拓展延伸,学习谚语
1.学生思考除了课文中提到的树,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树,总结它们的特点,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指名回答,教师点评,也可以进行学生互评)
泡桐树干很粗。
柳树枝条像辫子。
银杏树叶像扇子。
2.学生齐读课后习题第二题,积累树木的名称和与树相关的花叶果实名称。
3.过渡:生活中,关于树木的谚语有很多,它们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常常蕴含丰富的道理。请同学们看课后习题第三题。
4.学生齐读一遍,再自由读两遍。尝试理解语句的意思。
(1)指名回答语句意思,教师适时引导、补充。
(2)教师讲解语句蕴含的道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培养一个人才需要很长的时间,十分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比喻离开故土的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说明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5.学生尝试齐背语句,并试着再说一两句自己知道的其他关于树木的句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板块三 书写指导,规范写字
1.过渡: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课课文,我们不仅可以认识11种树木及其特点,还可以学习本课的生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吧。
2.课件呈现本课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总结本课会写字全部为左右结构的合体字。
3.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的书写规律:要写得稍长、稍窄,同时要捺画改点。
4.教师指导、范写难写的字,学生书写。同时注意提醒学生“一看、二记、三忆:看清字形,记清间架结构,回忆书写规则”。
(1)指导认读和识记“杨”。
左窄右宽,右部首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左折点在田字格中心,两撇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边,第二撇略长。
(2)指导认读和识记“桐、枫、松”。
这三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
桐:“同”横平、竖直、框正。
枫:“风”上窄下宽,竖撇在竖中线左侧。
松:“公”首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撇至“木”侧,捺尖落在横中线上。
(3)指导认读和识记“柏”。
左右宽窄相当,左长右短,“白”要写得略瘦。
(4)指导认读和识记“棉”。
左窄右宽,左右等高,“帛”上小下大,“巾”首笔落在竖中线上。
(5)指导认读和识记“杉”。
左右宽窄相当,右部“彡”的三撇等距,起笔撇上下对齐,第三撇最长且撇尖过竖中线,穿插到“木”下。
(6)指导认读和识记“化”。
第三笔为撇,第四笔为竖弯钩,竖弯钩起笔于竖中线,与撇相交于田字格中心。
(7)指导认读和识记“壮”。
右部“士”的两横上长下短,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5.学生自行在课本上描红、摹写,写完后与前面的范例对比,并进行修改。
6.比一比,评一评。展示几位同学的书写并点评。(对有不足的地方进行纠正并范写)
7.同学们,让我们再一起朗读一遍课文,感受这些树木的美吧。
板块四 结合图示,总结课文
1.课件出示本课结构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2.汉字蕴含着神奇的魅力,本课通过介绍11种树木的特点和习性,让我们在识字的同时增长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到户外,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习更多的字吧!
1.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2.完成对应的训练。
1.识字教学与诵读紧密结合。由于本课描述的是树木的名称及特点,会认字的识记容易缺少趣味性,所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了哪些树木,进而引出生字中“木字旁”的字,并利用形声字特点对生字进行讲解。再让学生一边找出文中描写树木的特点,一边识记生字,增加趣味性,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识记兴趣,从而提高识记效率。
2.利用课文的语句结构是“树木名称+树木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次问答诵读,有助于快速背诵课文。
3.名言警句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理解字面意思,进而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名言警句的深层含义,并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积累名言警句的习惯。
4.让学生运用“一看、二记、三忆”的口诀,掌握会写字。在讲解会写字的时候,重复口诀,让学生自觉形成应用口诀写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