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三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描写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这些动宾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让学生在运用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让学生体会关联词“一边……一边……”的用法,并学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写话”以学生喜欢的玩具为主题,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样子和好玩之处,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两处“小泡泡”给出提示,旨在让学生注意写话的要求——学会在方格纸上写话和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
“展示台”呈现了积累词句的三个角度——“二字词语”“成语”和“名言警句”,两处“小泡泡”则提示学生要在课内外多积累词句,且积累的好词佳句可以与同学交流、分享。这旨在提醒学生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垂钓时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天真的童趣。
“我爱阅读”安排了一篇小故事《王二小》,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1.会认“弹、钢”等生字,了解动宾短语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了解汉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
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4.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掌握“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5.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6.理解并积累古诗《小儿垂钓》。
7.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
1.了解动宾短语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在运用中明确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
3.体会关联词“一边……一边……”的用法,并学习用这样的句式说句子。
4.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教学难点
1.写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掌握“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2.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1.识字加油站
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动宾结构的短语,可以从“踢足球、打篮球”等熟悉的词组切入,充分发挥词语所提供的情境来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把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轻松识记生字词。
2.字词句运用
第一部分“同音字辨析”:“园—圆、只—支、进—近、带—戴”这几组同音字都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容易混淆的。通过练习,比较、辨析同音字,要在运用中明确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
第二部分“关联词”:“一边……一边……”这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在本单元的课文《曹冲称象》《一封信》中均有出现。教学这一部分时,我们应注重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关联词来写句子。
3.写话
这次写话有具体的要求:一是要“写在方格纸上”,二是“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这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个写话板块,这部分的教学应指导学生有序说话——我最喜欢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写话,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了。
4.展示台
“展示台”一栏旨在培养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更要让学生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
5.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将这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尽量做到熟练地背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一边朗读,一边对照插图,感受古诗中的童真与童趣。
6.我爱阅读
在指导学生把文章《王二小》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王二小牺牲自己、抗击敌人的勇敢品质;还可以拓展其他小英雄的故事,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等。
1.学生课前完成自制“积累卡”。
2.每人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准备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3.多媒体课件、游戏活动的卡片、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3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弹、钢”等生字,了解动宾短语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了解汉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
3.学习正确运用“一边……一边……”来说句子。
板块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的狮子、老虎等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想请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闯关探险,你们愿意吗?(生答:愿意)
板块二 勇闯“识字”关
1.情景设置:要想帮助狮子,就要闯过这个难关。教师带领学生先读一读第一关的要求——狮子要正确拼读这些生字、短语;同学们要将各种活动的图片贴在对应的短语上方,只有全部正确才能穿过神秘的森林。(课件出示第一关的题目)
2.与同学交流,说说他们在玩什么游戏。(教师出示第一关的内容)
神秘大森林
弹tán钢ɡānɡ琴qín 练舞wǔ蹈dǎo 唱京戏
画图画 捏niē泥ní人 下围wéi棋
滚ɡǔn铁tiě环huán 荡dànɡ秋千 滑huá滑梯tī
3.学生自由练读以上短语,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可以读一读书上的音节,还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字典。
4.游戏巩固:帮狮子贴短语。将各种活动的图片贴在对应的短语上方,每贴对一项活动,就大声领读对应的短语。
5.小组合作认读去掉拼音的短语。(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短语)
弹钢琴 练舞蹈 唱京戏
画图画 捏泥人 下围棋
滚铁环 荡秋千 滑滑梯
(1)自由读去掉拼音的短语,读准字音。特别提醒:“弹、琴”是前鼻音;“捏、泥”的声母是“n”;“钢、荡”是后鼻音的字。
(2)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逐一认读生字,圈画出读不准的生字。
(3)小组成员互当老师,教对方认读圈画出的生字,直到对方学会为止。如果遇到小组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老师帮忙。
(4)说说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9个短语都是描写人物动作的动宾短语,以“动词+名词”的形式组成。
6.全班交流:你会说这样的词语吗?学生交流,看谁说得多。
短语:( )琵琶 ( )书法
( )手工 ( )泡泡
( )二胡 ( )电话
句子:我会( ),还会( )。
板块三 勇闯“字词句”关
1.情景设置:同学们,我们已经帮狮子认识了游戏的名称,闯过了第一关,动物们可高兴了。可接下来的第二关增加了难度,变得比第一关难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第二关吧!在奇妙的大峡谷里,有许多生字要回家,可是老虎分不清这些字,不会填,怎么办呢?请同学快来帮帮他们吧。
2.“奇妙的大峡谷”闯关规则:选择正确的字填空,比赛看谁填得又快又准。(课件出示闯关内容)
奇妙的大峡谷
园 圆 只 支
花( ) 一( )笔
( )桌 一( )鸭
进 近 带 戴
远( ) ( )领
( )出 爱( )
(1)观察发现每组字的特点。
这4组生字都是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2)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每组字的用法。引导学生注意“园—圆、进—近”这两组字的字形很相近。
(3)区分同音字“园—圆”。
①解释同音字的字义。
园: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也可指种蔬菜、瓜果、树木的地方。
圆:圆周所围成的平面;圆满、周全;形状像圆圈或球的;等等。
②课件出示“花园”和“圆桌”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③编儿歌识字:“公园门票要十元,小小花坛圆又圆。”
(4)课件出示“笔”和“鸭”的图片,区分同音字“只—支”作为量词时的用法。
动物一般用量词“只”;细长的物品一般用量词“支”。
(5)区分同音字“进—近”。(课件出示词语)
进来 进入
远近 近处
(6)区分同音字“带—戴”。解释同音字的字义,引导学生知道它们的意思不同,用法也不一样。
带: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轮胎;地带、区域;随身拿着、携带;等等。
戴: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手套”;也可指拥护尊敬,如“爱戴、拥戴”。
3.过渡:闯过了“奇妙的大峡谷”,动物们来到了缤纷的雪世界。哪位同学来帮老虎继续闯关呢?
4.“缤纷的雪世界”闯关要求: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1)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课件出示的三个句子。(课件出示闯关内容)
缤纷的雪世界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dòu露西玩。
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笔在纸上写。
(2)轻声再读,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发现:三个句子都含有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一边……一边……”。
(3)看图片,依照例句,正确运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课件出示图片)
叔叔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丽丽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4)学生尝试看图说句子,说给同学听听,同学间相互交流。
5.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一边……一边……”自由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
6.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帮助狮子和老虎成功闯关,接下来还会遇到其他的关口,它们能顺利过关吗?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帮助它们闯关。
第二课时
写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掌握“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
板块一 情景再现,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帮助狮子、老虎闯过难关。这节课,有猎人拦在了前面。猎人要求动物们每人给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还要讲讲它是什么样子的,好玩在哪里。动物们应该怎么办呢?
板块二 勇闯“写话”关
1.情景设置:面对猎人,动物们应该怎么说呢?(课件出示闯关规则)
“遇见猎人”闯关规则:
(1)仔细观察自己的玩具,想想可选哪些内容进行介绍。
(2)先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玩具是什么,再说说它们是怎样的,最后说清楚它好玩在哪里。
2.同学们各自也都带来了自己喜爱的玩具,请同学们把各自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学生自由练说,指名学生交流。
3.教师示范,出示课件。
示例:瞧,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不倒翁。你看,它真有趣。胖胖的身子,头戴一顶尖尖帽,一看就是一个“小胖墩”。不论你怎么推它,它都不会倒,可好玩了!
4.过渡:我的不倒翁很有趣,我格外喜欢。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快来展示展示,和同桌说一说吧!
5.同桌互说、评价,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评。
6.小组合作,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先小组内交流,举着自己的玩具,向同伴介绍它。可以介绍玩具的名字、样子、玩法等,准备全班汇报。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没有听懂或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提问。
7.全班展示:小组推选代表到讲台上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全班同学共同评议,可以从“是否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是否讲清了玩具的样子”“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8.学生写话《我的玩具》,老师巡视指导,记录学生写话的情况。(课件出示写话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的玩具,先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再写一写它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写清楚这个玩具好玩在哪里。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写完后读一读。
9.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也可以请学生提一提建议,评选出“最佳小作家”。
10.小结:猎人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欣赏了同学们的写话,满意极了!同学们帮助动物闯过了这一关,下节课我们接着探险吧!
第三课时
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积累古诗《小儿垂钓》。
3.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板块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动物们闯过“写话”关了!它们来到了美丽的蜜蜂王国,可他们被蜜蜂王国的居民——小蜜蜂拦住了,快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板块二 勇闯“展示台”
1.情景设置:美丽的蜜蜂王国里,蜂后最爱读书,动物们只有会读积累卡上的词语和句子,才能再次出发呢!
2.学生自由朗读这三组词句,思考句子在内容上的特点。(出示“展示台”内容)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学生自由朗读“展示台”内容,同桌互读,交流、评价。(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读一读“展示台”中的词语和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可以查字典。
(2)同桌互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4.小组合作,交流积累卡。
(1)读一读,把“展示台”中的词语和句子读给伙伴们听,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流利等)。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展示台”中积累的有描写自然事物的词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3)议一议,我们还可以在哪里积累这样的词句呢?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书籍、生活……)
5.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总结学习方法,注重内容,讲究分类,坚持积累。
6.布置作业,制作积累卡。课外积累了哪些词语?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积累卡,上面的内容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还可以配上插图哦!
板块三 勇闯“日积月累”关
1.情景设置:离开了蜜蜂王国,动物们继续前进。动物们来到小溪边休息,有的钓鱼,有的晒太阳,有的睡大觉,十分快乐!可是,探险之路仍然要继续,接下来的路线怎么走呢?动物们要背诵古诗《小儿垂钓》才能得到提示。
2.同学们,我们开始闯关吧!(教师课件出示古诗)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蓬”“稚”“纶”“侧”“映”“惊”“应”等字的读音。
(2)小组内朗读得好的同学轮流做小老师,领读全诗。
(3)指名朗读,教师随机抽选小组同学朗读全诗,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
(4)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作者资料,检查预习情况。
胡令能(785—826),唐代诗人,隐居圃田(今河南莆田)。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四首。
4.引导学生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
5.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连词成句,明确诗歌的大意。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回答。
6.过渡:借助插图猜一猜诗中的“小儿”在干什么。(教师板书答案:钓鱼)
7.诗中的孩子可爱吗?指导读出对垂钓小儿的喜爱之情。指名读、男女赛读、师生合读。
8.熟读成诵。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背诵。
9.拓展积累。出示白居易的《池上》和袁枚的《所见》。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过渡:动物们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顺利背诵了古诗《小儿垂钓》,得到了探险路线的提示,它们又继续前行!
板块四 勇闯“阅读”关
1.情景设置:距离终点只差最后“一步”了!根据提示,动物们要读一读故事《王二小》才行。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它们,让它们顺利到达终点吗?
2.朗读故事。(教师引导学生翻到教材第42页)
(1)教师范读《王二小》的故事,学生思考: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自由朗读故事,借助拼音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难懂的词语。(预设:日寇、顺从、埋伏圈等)
3.理解故事。
(1)通过朗读故事,圈画出能体现王二小形象的语句,引导学生了解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2)思考:王二小是怎样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的?
看到敌人,王二小并没有惊慌,他装出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使敌人误以为他是真的要给他们带路,于是上当受骗,走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3)质疑:王二小明知敌人会杀害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为了部队和老乡的安全,为了消灭敌人,王二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自己,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结合教材上的插图,充分发挥想象,想一想日寇说了些什么,王二小说了些什么。
(5)交流语句,指导朗读,读出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读出对杀害王二小的敌人的痛恨。
4.课后拓展。
(1)课外阅读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观看相关影片。
(2)课件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学唱。
5.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帮助动物顺利到达了终点,获得了知识的宝藏,小动物们高兴极了!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可以背诵古诗,也可以讲故事,与爸爸妈妈一同分享自己的“快乐果实”。
1.情景设置,激发兴趣。
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了“动物森林探险”的故事情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狮子、老虎等导入,创设了只要闯过难关,就能帮动物获取知识宝藏的故事情节。把语文园地的每道题变成“森林探险”故事中的“难关”,而探险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沉浸在故事情境中,对学习充满了期待,自然学有所获。
2.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能力。通过“温馨提示”,提出自学的要求,重在学生自学、自悟,自主表达。教师还根据班级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目标,培养了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3.重视学法的指导。
学法的指导贯穿教学始终。教学“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一边……一边……”的句子;制作积累卡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从“书籍、生活”中积累;指导写话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写法——清楚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玩具的样子及其好玩在哪里,这样才会吸引更多学生喜欢这个玩具;教学古诗《小儿垂钓》和故事《王二小》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去理解古诗或了解故事内容。由此可见,教师不是孤立、片面地就题论题,明确正确答案,而是根据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方法,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