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八 教案(3课时 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八 教案(3课时 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9 10: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八
本单元语文园地八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1.“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一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2.“字词句运用”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书中呈现的拟声词字数不同、形式不同、描绘的对象不同:有的描绘大自然中的声音,有的描绘生活场景中的声音。同种声音可以形容不同的对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书写提示”通过书写“领、群、船、朗”4个生字,介绍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4.“日积月累”编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第一列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带有动物名称。第二列是带有“之”的偏正结构的成语,第四个字带有动物名称。第三列是带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动物名称出现在第二个字或第四个字。本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5.“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1.认识“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虾、蚕”等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等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等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通过师生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并熟读积累。
5.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动物名称的词语,并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学习拟声词并能结合语境准确地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特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1.了解“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等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熟读积累。
2.读懂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1.识字加油站
本部分出示的这些生字,主要包含了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和羊字旁。反犬旁的字大多数都与兽类有关,鸟字旁的字大多和鸟类、家禽有关,许多昆虫、甲壳类动物的名字则都含有虫字旁,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积累、补充。当然,这些动物可以怎么分类,远不止这两种,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羚羊”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可以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区分。
2.字词句运用
本部分是关于拟声词的运用,呈现的拟声词均为口字旁,分别为单字拟声词、双字拟声词和三字、四字拟声词。教学时,可结合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让学生猜猜字的读音,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情境创设中唤起学生形象的感知。朗读时可运用音乐节拍来增强情趣,使学生对拟声词有具象认识并能恰当运用。
3.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一方面仍然要在写字前提示学生写字姿势,另一方面要提示学生观察,观察字的结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本部分列出的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左右两边宽窄基本相等。在写字前,可让学生先读读“书写提示”,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认真、规范地书写。
4.日积月累
本部分编排了三组和动物有关的成语。这些词语和课文中出现的要求识记的词语相比,教学要求是不同的。“日积月累”中的词语,以读读背背为主,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圈出词语中的小动物,然后试着找出每一组词语的特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试着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归类,初步了解这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的构成。
5.我爱阅读
“我爱阅读”编排了一个童话故事《称赞》。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应该能够借助拼音读明白这篇童话故事的内容,并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称赞”的神奇力量。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时间自己阅读,读完之后可以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称赞的力量是什么。还可以用分角色的方法,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当然,如果学生愿意回去再跟家长一起亲子阅读,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就更好了。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并尝试分类。
2.学生认读拟声词并能加以运用。
3.学生阅读《称赞》,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等。
3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虾、蚕”等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等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本单元课文中的狐狸图、小熊图、松鼠图。(配运动员入场音乐)
2.激趣导入:同学们,动物王国要开运动会啦!瞧,狡猾的狐狸、憨厚的小熊、可爱的小松鼠都来了。你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吗?那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它们吧!
3.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动物的名称。随机出示这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
狼 猩猩 海龟 白鹤 鸽子 羚羊
蚯蚓 螃蟹 虾 蚕
4.教师范读词语,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字音。
(1)注意“狼、猩、羚、螃”是后鼻音,“蚓”是前鼻音;“蚕”是平舌音。
(2)这几个字中,只有“蚕”是会意字,其余全是形声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构字特点识记字形。
5.学生自由练读这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边读边思考:如果我们要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给它们分类呢?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一份词语卡片。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2)教师巡视,相机引导学生从活动方式、饮食习惯、腿脚的数量、生活的环境等方面来进行分类。
哺乳动物:狼、猩猩、羚羊。
昆虫:蚯蚓、蚕。
水生动物:海龟、螃蟹、虾。
鸟类:白鹤、鸽子。
6.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7.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1)指名读,教师点评、正音。
(2)师生共同交流识字方法。(示例:同部首归类法记忆,“狼”和“猩”都是反犬旁,“鹤”和“鸽”都是鸟字旁,“蚯、蚓、螃、蟹、虾、蚕”都是虫字旁……)
板块二 聆听声音,学用字词
1.激趣导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准备举办音乐会啦!它们的乐器可有意思了。同学们,快竖起耳朵仔细听!
2.课件播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声音,让学生听一听,并说说这是什么声音。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拟声词。(明确:为了用语言文字表示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人们造出了各种模拟声音的词语,这些词语就叫作拟声词)
4.课件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拟声词。
叭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1)学生自由猜读、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教师纠正读音。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拟声词都是表示什么声音的词语。
(3)提问启思:这些拟声词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些词大都是由左右结构的形声字组成的,左边的口字旁提示这个字的字义,右边的部件表示这个字的字音。因此,当我们看到拟声词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右边的部件来猜一猜这个字的读音。如,“叮”右边的“丁”就是这个字的读音。
5.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6.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再读一读句子。
(1)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嘟嘟嘟)的电话声。
(2)(哗啦哗啦),雨不停地下着。
7.拟声词拓展积累。
嗷 喵 嘭 啪 呱 嗖
呼呼 嗡嗡 咕咕 叮咚 咔嚓
轰隆隆 呼噜噜 哧啦啦 淅沥沥
嘀嘀嗒嗒 噼里啪啦 乒乒乓乓
叽里咕噜
第二课时
1.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2.正确认读“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等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发现成语的特点并熟读积累。
板块一 仔细观察,学会书写
1.课件出示“领、群、船、朗”四个生字。
2.学生读一读并仔细观察这四个汉字的结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摆一摆的方式,发现在书写左右等宽的字时,要往“中线靠”的书写要点。
4.课件出示书写图片,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书写整洁的重要性。
5.提问启思:书写时,如何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
(1)全班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明确。
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要先看后写。第一步,看字的结构;第二步,看各部分的位置;第三步,看关键笔画。这三个步骤看清之后,再动笔书写。
6.以“领”字为例,引导学生按照以上的步骤,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要关注学生“看”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写字情况,评价指导,帮助学生习得方法。
7.作品评议。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请写得好的学生分享自己的书写经验。
板块二 日积月累,识记成语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三组成语。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教师巡视,随机纠正读音。
3.学生齐读,边读边观察这些成语共同的特点。(明确:这些成语中都带有动物的名称)引导学生把成语中的动物名称圈画出来。
4.分组学习成语。
(1)课件出示第一组成语。
狼吞虎咽 龙飞凤舞 鸡鸣狗吠
①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三个成语的特点。
②教师点拨、明确:这三个成语中,每个成语里面都含有两种动物的名称。“吞、咽”和吃有关,“飞、舞”和姿态有关,“鸣、吠”和叫声有关。
③学生自由读,进一步感受成语的特点。也可以师生对读,如教师读“狼吞”,学生读“虎咽”;教师读“狼”,学生读“吞”,教师读“虎”,学生读“咽”。
④理解成语意思。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鸡鸣狗吠:鸡也鸣,狗也叫。形容人烟稠密,生活安定。
(2)课件出示第二组成语。
惊弓之鸟 漏网之鱼 害群之马
①学生自由读,发现成语的特点:第三个字都是“之”。
②教师点拨、明确:“之”表示“的”的意思。
③理解成语意思。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见到一点儿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敌人等。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3)课件出示第三组成语。
胆小如鼠 如虎添翼 如鱼得水
①学生自由读,发现成语的特点:都带有“如”字。
②教师点拨、明确:“如”是“好像”的意思,这三个成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理解词语。如“胆小如鼠”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非常胆小,就像老鼠一样。
④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的意思。
胆小如鼠:形容胆子非常小。
如虎添翼: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如鱼得水:形容遇到的人跟自己很投合或所处的环境对自己很适合。
5.学生背诵、积累成语。
第三课时
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板块一 文本导入,初步感知
1.过渡、导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在词语中认识了很多动物,这节课,我们还将在这个名叫《称赞》的童话故事中认识另外两个小动物。
2.学生自读文章。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次,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
3.明确文中的主人公是小刺猬和小獾。教师正音:“刺猬”中的“猬”读轻声,“獾”和“欢”是同音字。
4.引导学生给课题“称赞”找近义词(赞美),理解“称赞”的意思,(词义: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为理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再读短文,深入理解
1.感受第一次称赞。
(1)课件出示“三个小板凳”的图片。(一个小板凳的表面不光滑,一个小板凳有裂痕,一个小板凳的四只脚粗细不均匀、不整齐)
(2)引导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学生回答:粗糙)
(3)教师正音,(两个字都是平舌音,“糙”读一声)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词义。(词义:不精细)
(4)学生用自己的话称赞图片上的三个小板凳。
(5)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说说文中的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6)学习用“一个比一个……”说话。(示例: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认真,一个比一个快……)
(7)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当小獾听到小刺猬的称赞时,他会是怎样的心情?(示例:小獾非常高兴,有了做好木工活儿的自信)
(8)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2.感受第二次称赞。
(1)过渡:称赞是多么神奇啊!所以,当小刺猬送小獾两个苹果时,小獾也满怀诚意地称赞了小刺猬。
(2)学生勾画出文中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3)读一读小刺猬的话,(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再次体会“称赞”的作用。
3.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1)教师读旁白,男生读小獾,女生读小刺猬。
(2)同桌练习表演读。
(3)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读,师生评议。
板块三 仿说句子,学会称赞
1.课件出示句子。
朱小星同学把经常写错别字的坏毛病改掉了,我想对他说:“________”
2.学生自由说一说。
3.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称赞》这个童话故事,知道称赞有着无穷的力量,它能让人自信,能让人高兴,让人消除疲劳。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互相鼓励,互相称赞,这样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语文园地八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既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也关注了字词句的训练,突出了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以“动物王国”这一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好玩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利用课件中的动物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参与表达,从而帮助他们认识了动物并识记生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拟声词的规律,并进行迁移。用学生熟知的声音导入,并让学生说发现,初步总结,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运用。在教学短文阅读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粗糙”一词进行理解、感悟,进而理解“称赞”的魅力。然后,结合文中语句,让学生进行说话联系,更好地感受了称赞给人带来的好处,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