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由四份材料组成的阅读课文,包括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介绍、太和门被烧的故事、官方的游览须知和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这种将多篇材料放在一起供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在材料内容的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既有文字说明,也有图片示意。课前的阅读提示设置了两个阅读任务,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自主的“有目的地阅读”练习。
材料一是说明文,文章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题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1、2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是从名称、历史、形状、面积和风格等方面对故宫进行介绍。第3~10自然段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故宫的三大殿,其中对太和殿进行了详写。第11~1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介绍的是故宫的“内廷”。第16自然段是第四部分,主要写的是站在景山上看到的故宫景象。
材料二是一个有关太和门被烧的历史故事。太和门被烧之后,无数的能工巧匠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就用扎彩棚的形式进行了“重建”,而且扎出来的太和门达到了几乎可以乱真的程度,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材料三截取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开放与服务”的内容。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对游客表示欢迎、对故宫的地位和价值的介绍,以及游览故宫时的温馨提示。
材料四是一张关于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意在提示示意图上用阴影标出的部分是目前故宫还未开放的区域,有利于游客规划游览路线。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图,画出游览路线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3.能根据“计划一日游”和“讲解几处景点”的阅读任务,自主选择材料及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的布局特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材的安排中,这一篇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运用前两篇课文所掌握的方案来进行自主阅读,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任务的设置来进行引导。整个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自主阅读、阅读交流、汇报成果。
1.自主阅读
在阅读之前,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篇课文所掌握的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并与学生一起完成阅读记录卡,包含阅读的目的、选择的材料和阅读方法三个角度,让学生在阅读之前明确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从而将方法迁移,落到实处。同时,需要结合课前阅读提示的任务,提出自读之后阅读交流需要解答的问题,即学生需要说明自己能否根据阅读任务合理选择阅读内容,以及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这些方法是否运用合理。
2.阅读交流和成果展示
阅读交流主要针对自读之前的任务和对交流中需要解答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记录卡进行阐述,同时对关键信息适时点拨,对方法归纳总结。在交流过程中,小组根据情况轮流展示合作成果,如在完成故宫路线参观图这个任务时,教师需要对小组的阐述提出要求,如在展示自己的路线图时,需要同时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其他同学则需要根据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信息对路线进行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在全班合作的情况下,让路线图更科学合理。在完成给家人作故宫讲解这个阅读任务时,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更活泼。
3.迁移运用
略读课文重在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运用中进行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多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课也可以设置对应的迁移训练的试题。如可以准备校园、对本地区景区或公园的相关介绍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该任务去浏览材料、筛选重要内容、拟定路线并绘制出科学合理的游览路线和示意图等,对有目的地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有关故宫博物院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些有趣故事。
3.课前熟读课文,充分了解文本出示的四则材料。
1课时
板块一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故宫图片。
2.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故宫吗?里面有什么呢?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故宫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的整体建筑特点是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过渡:事实上,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吧!
板块二 明确任务,自主阅读
1.出示课前的阅读任务,明确阅读目的。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2.由完成这两个任务应该采用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转入到对前面两篇课文所掌握的策略和方法的回顾。
要点1:学《宇宙生命之谜》时,知道了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阅读,与阅读任务关联不大的内容我们可以略读。
要点2:要学会提取相关内容里面有效和重要的信息。
3.师生共同制作阅读记录卡。
阅读任务策略方法
设计故宫一日游参观路线图
给家人讲解故宫景点
阅读材料选择
阅读方法运用
设计理由
4.学生结合阅读记录卡进行自读。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交流阅读记录卡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游览路线图的制作和故宫景点的讲解内容准备。
6.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三 全班交流,成果反馈
1.任务一:设计故宫一日游参观路线图
(1)出示自主阅读之前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2)小组选择代表阐述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鼓励其他小组提问质疑,教师适时指导。
①提出问题: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应该重点阅读哪些材料?
计划故宫一日游,画故宫参观路线图,就须知道故宫各个景点的方位,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二是太和门失火、临时修补的历史故事,与计划一日游无关。
②引导学生对材料一的顺序和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材料一种包含的建筑有什么,分别在什么位置,在交流中审视自己的参观图是否正确。
先整体介绍,再沿中轴线由南往北,主次介绍各个建筑。
午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③展示完整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阅读,整体把握方位布局。
④边读材料边对照材料四,在示意图对应的建筑物名称上涂上颜色。并结合材料三,计划“故宫一日游”游览路线。
要点1:从材料三中可知要根据由南往北的顺序和方位进行参观游览。
要点2:从材料四中可知阴影部分是未开放区域,不能进入参观。
⑤交流一日游方案,师生从口语表达、设置的合理性等角度进行评价,最终推选最佳方案。
2.任务二:给家人讲解故宫景点
(1)学生结合阅读任务和交流要求,对该阅读任务的成果进行交流反馈,教师适时指导。
(2)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一位旅游者,去故宫旅游,你希望导游给自己介绍哪些。
(3)学生自主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引导、总结和板书。
(4)由这些角度入手,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介绍相应内容的材料,从而明确解决该任务,明确需要重点阅读的部分。
要当一个讲解员,就要知道故宫的历史、有哪些特色景点,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5)分组模拟讲解。
①每组分别推选两位同学进行导游模拟讲解。教师从故宫特色的突出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等进行指导。
②在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适时对故宫的特色进行归纳总结。
建筑规模:宏达壮丽
建筑物:精致美观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③师生从讲解仪态、熟练程度和吸引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④全班推选出最优秀的导游。
板块四 创设情境,迁移运用
1.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如果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嘉宾要到校园进行1小时参观,请你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回顾介绍故宫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讲解的,然后思考如果要介绍自己的学校又需要从哪些方面讲解。
3.教师课前准备丰富的学校资源,根据学生的需求呈现相关的资料。
4.学生根据相关资料,画出校园的示意图,设计1小时的参观路线图,选取需要重点讲解的景点。
5.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示意图和讲解的设计计划,互相交流信息,对讲解进行优化。
6.学生主动分享和指名分享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实践效果。
7.评选出最佳校园小导游。
板块五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游览顺序。
天安门→城门→午门→汉白玉石桥→
太和门→前三殿→小广场→后三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2.过渡:当我们阅读文字材料时,要带着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信息,让所见所闻真正成为自己的阅历。本课从两个不同的阅读任务着手,帮助我们获得了故宫的相关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丰富了阅历。
3.总结:故宫是文艺宝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结晶。我国类似的文化瑰宝还有很多很多,正等待着我们去领略其风采。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阅读策略方法贯穿教学过程。这是一篇安排学生自主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阅读的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阅读的策略和方法的运用与能力的迁移需要贯穿在整个过程中。这篇课文是非连续性文本,由四则阅读材料组成,篇目较多,但阅读难度不是很大。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明确每个任务需要阅读的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完成阅读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
2.体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小组合作和活动的形式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完成教材要求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在教学中,还可以对故宫的资料和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延伸,通过对故宫的深层次的了解,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