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青山不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青山不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9 17: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青山不老
本文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全文层次井然,内容清晰。共有7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
1~3自然段,开篇展示了一幅满眼绿色的宜人画卷,窗外的杨柳、山上的绿意、四周的“绿色波浪”,呈现出小院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然后再写这条山沟所处的“大”背景和院子里的“小”环境,衬托出改造山林的难度之大。第二部分为第4、5自然段,用一连串的数据及村干部的讲述写出了不起的奇迹。既有数据的震撼力,又有旁证的信服感。之后,老人陪“我”来到沟里实地观察,“我”亲眼看到了老人种树的功绩,体会到了树木与恶劣自然环境抗衡的顽强,感受到了老人“栽树直到爬不起来为止”的宏伟设想。第三部分为第6、7自然段,老人用生命捍卫着青山,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精神是不会老的;文章的最后,以“我”的感悟点明了文章主旨。
文中的插图意境含蓄。山峦若隐若现,一位老人的身影,在依山而植的层层树木中清晰可见,表现了老人守卫绿洲,与青山共存的信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盘踞、风雨同舟、日月同辉”等词语。
2.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3.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4.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阅读教学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时,可结合本单元“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阅读要素,重点将其落实到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上面。针对这篇课文,则需要结合课前导语中的两个阅读任务:
任务一:了解奇迹及其创造条件。完成任务一可以分三步走:
①用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抓住课文直接介绍奇迹的关键句,体会一组数据给人带来的震撼;②通过阅读课文描写植树造林带来变化的语句,进一步感受奇迹带给人们的美好;③通过阅读第2~3自然段中创造奇迹的背景和条件,概括大环境的恶劣和小环境的艰苦,与现在的美好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感受植树造林难度之大和老人种树决心之大,丰富对奇迹的理解与认识,丰满对老人形象的认识。
任务二:理解文章主旨内涵。课文第6、7自然段是作者看到老人创造奇迹之后发表的评论,点明了中心主旨。完成任务二也可以分三步走:
①阅读课文时先要理解“青山不会老”这里的“不会老”的本义;②到文章中去寻找暗含着“不会老”含义的语句;③通过几个关键句的理解,逐渐明晰“青山不会老”的真正内涵是作者在赞颂老人的生命永恒,精神永恒。
2.表达运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情景表现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同时展示的还有老人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人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2.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板块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图片,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的环境整治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2.出示绿意盎然的山林图,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描述。
3.过渡:这两幅图都展示的是我国晋西北的风光,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因就在一位老人身上。课文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现在我们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4.齐读课题:青山不老。
5.介绍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出版有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感思录》《觅渡》
等。
梁衡的散文创作讲究谋篇布局,注重炼字铸句。梁衡散文学者气质浓,作品可探究的元素较多,经得起细细琢磨、反复推敲。在文体意识、美学追求、学识修养、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读情况。
擎 肆虐 盘踞 记载 铁锹 风雨同舟 日月同辉
(1)检查词语认读,正音。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擎:举起。
肆虐:文中指自然界事物放肆侵扰或残害。
盘踞:非法占据,霸占(地方)。文中指某些植物或某些自然现象长期地在某地肆虐。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或者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
2.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片。
(2)综合卡片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3)教师小结:本文可以采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主要内容。
板块三 抓关键句,理解奇迹
1.过渡:老人用十五年的坚守创造出了奇迹,那么他到底创造出了怎样的奇迹呢?
2.学习任务一。
(1)了解奇迹,知道老人创造的奇迹是什么。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段,说一说。
句段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①引导学生抓住“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等表示数字的词语,体会这是个奇迹,感受老人的伟大。
②补充介绍“亩”的大小,补充普通教室一般为六十平方米,感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大约为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
③朗读指导。学生齐读这了不起的奇迹,引导学生读出震撼感。
句段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①引导学生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林比作绿色的波浪,体会漫山遍野绿意盎然的画面。
②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全”字,感受树木郁郁葱葱,山林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朗读指导。指名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这份绿意盎然,感受植树造林带给我们的美好。
句段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①引导学生抓住“劲挺”“顶住”等词语,体会树的茁壮、顽强、勇敢。
②抓住“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感受老人对植树造林的坚守与奉献。
③朗读指导。学生齐读,读出树的勇敢。
(2)过渡:为什么种这些树就是奇迹?学生默读课文,寻找关键句,理解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了解奇迹创造的背景及条件。
①体会大环境的险恶。
句段4: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引导学生抓住“大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风吹沙起”等词语,从地理环境方面体会大环境的险恶。
句段5: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引导学生抓住“逆”“擎”等词语的意思,从历史记载方面感受险恶的环境。
②感受小环境的艰苦。
句段6: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坑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
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a.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老人生活的小环境条件怎么样?
b.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归纳:生活条件简陋,生活简朴、单调,吃住简单。
c.引导学生抓住“五位老汉离世”“老伴静静过世”“女儿三番五次接他遭拒”这三个典型事例,体会老人种树的执着与决心。
d.学生齐读,读出老人的执着与坚守。
板块四 抓关键句,体会主旨
1.过渡:老人在环境如此恶劣、生活条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这样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为什么能放弃与儿女团聚、放弃享清福的日子,而选择屋后的青山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呢?
句段1: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默读句子,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指老人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精神像山川、日月一样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衰减的。
2.学习任务二。
(1)看今日之青山。引导学生读读描写青山的句子,体会山沟现在绿意盎然、翠色欲滴、郁郁葱葱、葱葱茏茏的景象。
(2)想昔日之青山。引导学生回顾这条山沟以前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想象画面。
(3)悟“青山不老”之含义:经过刚才对“青山不老”的对比学习,现在说说你对“青山不老”
是怎么理解的?
不老的是青山,那片绿将是永恒的,代代常绿的;不老的是老人,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将是永存的。
(4)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5)师小结归纳:“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远不会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上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种树的精神与世共存。只要老人的精神长存,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万古长青。
板块五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青山不老
2.小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将会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了青山不老的伟大!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力求教学理念新颖,切实定好教学重点。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中情境,感受文本形象,感受文本或悲壮、或优美、或激昂的美的过程。对于《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中自主感悟,教师只能适时而恰当地引导、启发、点拨、唤醒,进一步感受文本形象,品味文本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课堂中,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逐层深入地感受老人的精神。
2.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