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习作:写观察日记 (2课时 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 习作:写观察日记 (2课时 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9 18: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作:写观察日记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写观察日记”,训练要素是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本次习作是对“观察发现”和“学习表达”两个语用目标的落实,也是对连续观察方法的实践运用,更是对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细致观察、多感官观察的深化。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方法,提升连续观察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写作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导语。以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阅读链接”《燕子窝》为例,从观察、记录、写作三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告诉学生连续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兴趣,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用观察日记记录收获。
二是情境图。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列举了连续观察的对象,为学生的观察和习作拓展了思路,提供了素材。四幅图画中,有植物种子的生长过程,树叶颜色在秋天的变化,还有月亮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同时,也提示了观察的重点是事物的变化。
三是对观察日记提出具体要求。1.明确日记的主要内容: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可以写下观察的过程、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鼓励学生附上图画或照片,让日记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习作支架,降低了习作难度。2.提示日记的形成方式:在前期观察记录或观察日记的基础上进行整理。3.提供评价的标准:观察细致,内容准确。旨在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表达上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观察日记。
1.借鉴例文,习得观察方法,学会对事物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运用图文结合、填写观察量表等形式,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3.整理并修改完善观察日记,语言要准确、具体、生动。
4.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感受观察与习作的乐趣。
1.掌握观察方法能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能运用图文结合、填写观察量表等形式记录下来。
2.能用准确、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观察对象的变化,还能写出观察的过程及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在分享交流中,学习评价、修改观察日记。
本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分阶段有序进行。第一阶段,结合《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选择观察对象,学习如何做观察记录。第二阶段,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连续观察,关注观察对象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这个阶段,也可让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写日记的方法,在每次记录的基础上,完成一篇日记。第三阶段,根据单元习作要求整理观察记录或前期写的日记,形成最终的观察日记,分享观察的乐趣。
在前两个阶段,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观察和记录的情况。可以利用晨读或课前时间,引导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观察时要调动多种感官,关注事物细微的变化;记录要尽量准确,鼓励附上照片或图片。为充分做好收集素材的工作,可以提前学习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
第三阶段的教学,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
1.交流观察和记录,回顾观察过程。
学生回顾前期观察和记录的情况,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如,“观察、记录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有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有趣”。以此激发学生分享观察收获的欲望。教师可以就观察对象的多样性,记录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察的连续细致,调动了多种感官等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整理观察内容,形成观察日记。
整理前,可借助《燕子窝》引导学生回顾观察日记的写法:(1)格式上注意在正文前写清楚观察的时间;(2)形式上可以是两篇或多篇;(3)内容上主要是记录事物的变化或一段时间的观察所得。
3.多种形式评改,分享习作收获。
本次习作围绕“观察细致”和“内容准确”进行评改,可以用分享会的形式开展。
1.教师提前两周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事物或现象(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气候变化等皆可)每天进行观察,并记录其变化。
2.学生准备观察记录。
3.习作星级评价表。
4.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分享观察所得,明确基本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例文,掌握写作观察日记的具体方法和相关要点。
板块一 激趣导入,交流所得
1.感受变化,引出课题。
(1)课件配乐播放四季变化的视频。
(2)教师谈话激趣,揭示课题:立春之后,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儿次第开放。入夏以后,百花争艳,植物开始孕育果实。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树叶渐渐变黄,北雁南归,虫草销声匿迹。衰草连天中,自然界万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自然界的万物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可是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很多变化并不是瞬间完成的,需要我们长期地观察和记录,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进行连续的观察,学习写连续观察日记。(板书课题)
2.回顾例文,激发兴趣。
(1)提问启思:《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燕子窝》,它们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同学们知道这些文章的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而有吸引力吗?(明确:与作者持续、认真、细致的观察分不开)
(2)过渡:之前老师布置了让同学们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课外作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我们的观察日记也变得生动有趣。
3.分组交流,分享观察所得。
(1)小组交流:你观察的是哪种事物?它是什么样子的?在你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说说自己的观察成果。
(2)提出疑难问题:说说在观察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预设:不知道怎么观察;不知道怎样把观察到的情形记下来;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事物写具体、生动)
板块二 出示要求,指导写作
1.课件出示写作要求。
请你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认真地观察,用日记的形式把观察内容记下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默读习作要求,提炼习作要求的要点。
3.教师点拨。同学们,看到这样的要求,我们就知道这篇作文是要求我们写观察日记。只有首先明白题目的要求,我们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习作。那么,根据要求,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用日记体的形式来写;(2)记叙自己的观察内容。
4.习作指导。
(1)用日记体的格式。复习日记格式(口诀:日记日记,天天要记,写上日期,记下天气)。
要点1:可以不写标题,也可以写标题,题目可以是“我的观察日记”,也可以根据你观察的内容另外命题。
要点2:写好题目后,在第一行按日记格式写上观察的时间、星期几以及当日的天气情况。
如:9月27日 星期五 晴
要点3:写清楚以上内容后,再另起一行,开始记叙你的观察内容。
(2)观察内容和观察时间。
①观察内容。一般来说,观察日记的内容有以下几类:动物类、植物类、自然景观类、科学探究类、生活经历类……选择你熟悉的和感兴趣的来写,碰到不懂的科学常识,可以问老师、家长或上网查询。主要是记录事物的变化或一段时间的观察所得。
②观察时间。可以是某一次的观察,也可以是一个阶段的连续观察。
(3)观察方法。对于不同的观察事物,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①抓住特征进行观察。
任何客观事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从而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特色。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写一个人,就要从这个人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仔细观察,找出其自身的特点来,这样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才能鲜明、生动。再如写小动物,我们可以写这个动物的来历、样子和生活习性,表达自己对它的看法或情感。
②对静态事物要分部分观察。
静态的客观事物是由不同的各个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我们必须采取解剖的办法对这些静态事物进行分析综合的观察,特别是对其中重点刻画反映的部分。例如对向日葵的观察,我们应该把它分成干、叶、花盘、籽几个部分,逐一进行观察,然后再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定的顺序,或由主到次,或由上到下,或由内到外,或由里及表,等等。
③对动态事物要分阶段观察。
动态的客观事物有自身发展运动的过程,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正确、生动地反映它,因此必须按其活动过程的特点进行分阶段的观察。如写植物开花,我们要观察开花前、开花时、开花后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植物的外形、颜色等特点。
④将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5.小结:大家都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但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习作呢?那就要我们开动脑筋,细心思考,写出自己的观察所见与心得感悟。
板块三 例文引路,整理日记
1.指导学生如何把前期的观察内容整理成观察日记。
2.课件出示观察记录范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例文,学习写作。
(1)出示范例:《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
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
时间
状态
颜色
绿豆发芽
3月27日
将绿豆泡在杯子里,用潮湿的纱布盖住
外壳是绿色的
3月28日
绿豆没有动静
3月29日
绿豆没有动静
3月30日
绿豆开始膨胀
外壳颜色变浅
4月1日
绿豆破皮,露出小芽
小芽是乳白色的
4月3日
小芽长到了一厘米左右
芽瓣是嫩黄色的
4月5日
小芽又长到了约三厘米
芽瓣变成了黄绿色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整理内容。
①阅读习作要求,通过圈画重点词“变化”,让学生知道写观察日记主要是把事物的变化写清楚。
②让学生读读上表呈现的观察记录,把表现绿豆变化的相关语句勾画出来,明确这是需要整理的内容。
(3)确定日记重点。
①学生通读观察记录,勾画出重复部分或没有明显变化的地方。如,上表中有两天绿豆都没有动静,明确这样的内容可以略写或不写。
②标注出感兴趣或变化大的地方。如,上表中的“绿豆开始膨胀”“外壳颜色变浅”“小芽长到了一厘米左右”等,明确这是日记的重点内容。
(4)指导清楚表达。
①通过交流“感兴趣的变化是什么”或“变化大的地方”等话题,指导学生把绿豆的变化说清楚。在交流中,可以就发言内容进行采访、质疑或补充,也可以再次观察实物或照片,让学生知道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把它的根、茎、叶在颜色、长度、大小上的细微变化写清楚。
②在上述基础上拓展开去,指导学生怎样把其他事物的变化写清楚。如,写动物的生活习性,可以把它们在饮食、睡眠、活动等方面的变化写清楚;写气候的变化,可以写写自己身体的感受、周围事物发生的变化等。
③除了指导学生写清楚事物的变化,还可以指导学生写清楚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可让学生再读一读《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看一看实物或照片,说说当看到绿豆每个阶段的变化时,自己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心情。学生表达想法和心情的方式,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如“绿豆露出了白白的小芽,像调皮的孩子探出了脑袋,正在张望着外面的世界”“看到这些小不点儿,心里喜滋滋的”等。此外,要鼓励学生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从而使行文更加生动有趣,如“绿豆的小脑袋间长出了兔子一样的耳朵”“芽瓣撑破了薄薄的衣裳”等。
(5)梳理形成日记。
①学生在整理自己的观察内容的基础上,动笔完成观察日记。
②教师可作如下提示:观察日记的格式是先写日期,再写正文;为了让别人看清楚观察的过程,日记中有时要交代必要的观察时间,如“经过三天的等待”“漫长的一周过去了”等,也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如“刚才、之前、然后”等,把观察的过程自然地衔接起来;如果能附上展示观察对象不同阶段变化特征的图画或照片,让观察日记更加丰富,就更好了。
③如果学生是在每次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当天就完成了一篇观察日记,可让学生根据上述指导进行补充、调整、修改,形成最终的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
1.围绕上节课教授的方法,整理并修改观察日记。
2.小组内分享习作,学会评价。
板块一 自主习作,巡视指导
1.过渡:怎样才能写好观察日记呢?经过讨论和实践,我们发现只有连续而细致的观察,准确而具体的语言,才能让我们的日记活灵活现。现在请对照自己的观察日记,看看有哪些方面需要修改。
2.学生静心修改日记。教师提示:围绕观察方法,有重点地进行详细表述,注意用词要准确,描述要具体、生动。
3.教师巡视指点,适时帮助写作能力偏弱的学生尽快打开思路,进入习作;了解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典型习作,准备讲评。
板块二 交流修改,展示评价
1.学生完成修改后,先自己检查,然后小组内交换阅读,进行交流评改。
2.明确评价标准。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教材,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评价标准。或者选择出示学生的习作片段,在比较中发现写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据此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
3.围绕“观察细致”“内容准确”这两个评价标准进行评改。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自评自改,先勾画出自己认为“观察细致”“内容准确”的句子,再圈画出有问题的地方,对照标准进行修改,补充细节。
(2)在学生修改习作遇到困难时,教师可相机引入例文,从不同方面进行指导。如,回顾《爬山虎的脚》,用表示时间的词句把事物变化的过程写清楚。例文的选择不必局限于教材,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调整。《昆虫记》《森林报》等课外读物,学生的优秀习作等都可以成为写观察日记的典型范例。
4.交流评价,可以分享会的形式开展。
(1)小组分享时,可以采用互相读一读作品、夸一夸优点、提一提意见等方式,让学生在借鉴学习中提升。
(2)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全班评一评。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作者是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事物的变化是否写清楚了,内容是否记得准确而又生动。
5.学生在欣赏、评价中明确自己习作的努力方向,参照建议,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二次修改。
6.小组内填报星级评价表。不合格不打星,完成较好获得一到两颗星,表现优秀获得三颗星。
观察日记星级评价表
书写认真
观察细致
用词准确
变化具体
语言生动
板块三 拓展延伸,培养习惯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优秀习作评选,体验写作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2.可以将全班日记整理成册,进行展示。课后可鼓励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形成自己的日记集,如《我的观鸟日记》《我的种子发芽日记》《面包发霉记》等。
3.拓展阅读,观察自然。
(1)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写出了物候的变化。
(2)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通过对昆虫长期的观察,写出了昆虫的真实生活。
(3)苏联科普作家比安基的《森林报》,写出了大自然四季气候的变化,是一部描述森林植物、动物们的生活习性的“百科全书”。
4.教师小结: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爱默生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莎士比亚说“经验是一点一点观察得来的结果”。自然万物的奧秘就隐藏在我们悉心的观察之中。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计划地持续观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真实、丰富的素材。
  四年级学生往往能进行口头描述,但在书面表达时还存在困难。加之学生本身的生活积累不是很丰富,有时很难把握记叙的条理性,要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所得清楚、生动地表述出来,还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中发现并感悟到不平常,观察是首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为了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观察对象的特点,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当然,观察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如果学生一旦养成了习惯,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录下来,那将会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