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第1、2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3、4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5、6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象,是本课主要的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与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1.会认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理解诗歌中一些词语的深层含义,学会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4.理解作者所追求的延安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
5.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延安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作者所追求的延安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延安精神。
1.字词教学
课文要求会认“延、昔”等字,其中容易读错的“笋”是平舌音,可以通过组词进行练习。“茅、坑、媚”是形声字,可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并结合语境和图片记忆。
2.阅读教学
这首诗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与学生的生活相隔很远,教学前要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对延安和延安精神有初步了解。教师可先调查学生不懂之处,然后设计预习单,布置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比如第2节写到的代表延安的几个地点等。
诗歌第1节,用两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表达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第2节用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地点来追溯延安的光荣历史。“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道理。“枣园”“杨家岭”都曾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期间,指挥了抗日战争敌后战场作战、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第3、4节中,“高楼大厦”“家用电器”“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是现代化的象征,“破旧的茅屋”象征着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温热的土炕”指革命者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生活,“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塔,象征着民族的支柱、精神的脊梁,它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这两节用时代的对比,呼唤现代化建设需要延安精神。
第5节从反面说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来说明延安精神多么重要。可以让学生结合对上文的理解,拓展想象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从而进一步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第6节后三句中,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进一步
说明:“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暖”,“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3.表达运用
为了说明延安精神,作者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建意境,构成了本课最大的表达特点。以第2节为例,“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表面上看,作者追寻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事物或形象,但如果把这几种事物用相同的句式放在一个小节里,就和诗歌主题产生了紧密联系,很容易理解它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蕴含的不同的意义。比如,延河叮咚的流水代表的是人们在延安度过的艰苦岁月,枣园梨花的清香指的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具体事物构建鲜明意境是本诗最主要的表达特点。
1.准备一些能展示延安变迁的历史图片。
2.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板块一 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延安这个地方吗?延安,是陕西北部的一座普通的城市,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它有着不普通的经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追寻延安呢?
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经是党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无数有志之士追寻延安,其实是追寻延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互相爱护的精神。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找清楚,多读几遍。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全诗围绕“追寻延安精神”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哪三个部分?怎么划分?
第1、2节: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3、4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5、6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5.在对课文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板块二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1.朗读、学习课文第1节。
句段: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1)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追寻延安精神?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
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2)作者为什么把追寻延安精神比喻成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因为对于燕子和正在成长的小树来说,春光、雨露和太阳是它们必不可少的,作者这样比喻,表现了延安精神的重要性,也写出了自己对延安精神的感恩,是它滋养了自己的精神。
2.朗读、学习课文第2节。
句段: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1)作者在这一节中连用了四个“追寻你”,这四个“你”分别代表哪些深层的含义?
第一个“你”代表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
第二个“你”代表毛泽东等领导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第三个“你”代表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四个“你”代表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2)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3)知识拓展
①延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根据地,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宝塔山和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
②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
③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④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
3.朗读、学习课文第3、4节。
句段1: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句段2: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这两组诗中“雨后春笋”“满目琳琅”“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分别代表什么?
“雨后春笋”“满目琳琅”分别写出了现在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和家用电器目不暇接的场面,写出了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富裕的现代生活。
“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代表了现代化,代表了科技的迅猛发展。
(2)“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3)说说这两组诗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4)讨论:我们现在已经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4.朗读、学习课文第5、6节。
句段1: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句段2: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交流讨论: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
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板块三 课文总结,
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图示结构指导学生复习。
2.小结:这首诗通过对延河、枣园、南泥湾等具体事物的歌颂,抒发了作者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第1、2两节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3、4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5、6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的特点。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延安精神,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因学生所处时代与文中背景有一定差异,教学中注重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相关资料和历史故事,借助资料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便于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