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
本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话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单篇篇幅较长,这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把“从前有座山”这个类似于语言游戏的“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引子,一方面提示了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的根本特点,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更多的关于民间故事的记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列举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典型形象和故事,如田螺姑娘、徐文长、列那狐等,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本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并未给出具体的推荐书目,只是提示了学生可以去阅读中国、欧洲、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这是因为民间故事类的汇编作品非常丰富,这样编排使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选取篇幅、难度适合的文本进行推荐和教学。
“小贴士”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素。这两个要素提示的都是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如“固定的类型、重复的段落、寄托着朴素的愿望”,而非具体的读书方法。这是因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艺术,不同于作家用书面文学所作的创造性表达。因此在阅读时应多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以及它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理,而不要去细致地分析文字表述。
教材中的插图是非洲大地上的人们讲唱故事的情景,用优美的图画,再一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民间故事是民众在闲暇娱乐时讲述的,它反映了人们最朴素的愿望和心理状态。
1.通过“从前有座山”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2.通过自主阅读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通过充分阅读,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在本单元教学开始就开启阅读之旅,让学生充分阅读,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指导。
1.组织导读活动
提供阅读保障。要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让学生有书读,可以一人读一本,也可以几个人读一本。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借书,让学生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轮流阅读,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享受阅读的快乐。
激发阅读兴趣。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利用动画片和影视作品激趣,利用课外活动激趣。
2.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初次阅读
在激发阅读兴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书名和目录,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本书阅读。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教师可以让选择阅读同一个地区故事的学生组成阅读小组。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分享和交流,让阅读、分享与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干预,也不要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可以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时间和收获。
3.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在学生阅读完自主选择的第一本书后,教师可以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重读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读完另外几本书。
在指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时,教师要对教材中两个小贴士提示的内容进行重点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民间故事情节模式化的特征。教师可以用欧洲民间故事举例,提示学生,不论是欧洲哪个地区的故事,一个故事的内部常常有重复的情节,故事与故事之间也常常有相似的结局。
指导学生注意民间故事主人公的特征。教师一方面可以和教材的民间故事单元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故事的主人公都具有相似的性格特征,如牛郎和海力布都很勤劳、善良,其他中国民间故事的主人公也多是如此;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动物也都有固定的形象,很少发生改变。
4.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学生读完推荐的书目,完成了阅读任务后,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卡交流展示、班级故事会或读书研讨会。
1.组织导读活动,学生搜集中外民间故事,自主阅读。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导入,唤起听故事的美好回忆。
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许就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像这样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学生简单交流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
3.过渡:同学们,课前老师安排你们阅读了中外的民间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享阅读的乐趣吧。
板块二 互动交流,分享内容
1.快速阅读《田螺姑娘》,巩固民间故事阅读方法。
(1)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民间故事的方法,自己尝试读懂这个民间故事。
(2)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则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提示: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清故事的起因——有一个勤劳的年轻农夫,在耕作时捡回一个大田螺,养在灶边的水缸里;故事的经过——农夫耕作回来,发现饭做好了,菜烧好了,屋子也收拾干净了;故事的结果——隔壁的老太太告诉他是田螺姑娘来帮忙了)
(3)学生展开想象,猜想故事后来会怎么样。讨论之后,教师出示书中的结局。
(4)对比探究,发现《牛郎织女》与《田螺姑娘》的异同。
主人公
帮助者
经历的磨难
结局
《牛郎织女》
《田螺姑娘》
(5)教师小结: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口头艺术,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而且它还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2.回顾外国民间故事,导读外国民间故事。
(1)出示图片,引出外国民间故事。
(2)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形成了3个阅读小组,分别阅读了中国地区、非洲地区、欧洲地区的民间故事。请先和小组成员交流,每个阅读小组推荐一个民间故事。
(3)学生分小组分享交流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填写下面的表格。
地区
故事名称
主人公
情节概括
结尾
主人公特点
中国
欧洲
非洲
(4)指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用口头表达的方式继续填写表格。
(5)指导学生结合表格,谈发现。教师出示课件指导:
主人公形象丰富,既有动物,也有常人、神仙等;主人公往往能通过劳动或智慧改善、改造生活,受到大家的喜爱。
情节动人,虽有起伏,但故事中往往有重复或类似的情节;情节充满了想象,有不可思议的地方。
结尾往往是一个比较完满美好的结果。
板块三 拓展交流,分享感悟
1.指名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精彩故事,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说说自己都从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提示:描述的时候可以借助想象充分感受故事的乐趣,也可以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心理。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读书卡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2.师:同学们,除了《中国民间故事》外,课前老师还让大家阅读了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等,我猜大家一定也获得了不少的乐趣吧。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分享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读书分享,展示自己阅读过程中制作的读书卡。教师提醒分享人根据分享《中国民间故事》时的多种形式将自己的读书乐趣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等别人说完后再进行询问。
4.反馈分享收获。
(1)指名学生交流通过读书分享活动,对自己读过的民间故事又有哪些新的认知,及时肯定他们的交流成果,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2)开展“精彩贴贴贴”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富有创意的读书卡贴在墙壁上的“快乐读书吧”里,让更多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乐趣。
5.小结: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从更多经典民间故事中汲取精神的养料,并从故事中感知真、善、美的意义。相信有民间故事相伴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会增添更多的美好!
1.激发兴趣,持续阅读。“快乐读书吧”的学习应当延续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以“民间故事”为契机,可以设计丰富的阅读活动,如故事会、课本剧、读书研讨课等。这样,学生既可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对不同民间故事进行了解,又可以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良好、立体的阅读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2.创造充分的表达空间。此次教学是一次阅读交流活动,重点是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收获进行分享与交流,教师同步指导学生巩固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在教学时,还需要创设更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表达和交流。交流的形式包括与同桌的讨论、与小组的合作、全班的交流等。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进行适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