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模仿画家画一画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模仿画家画一画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8 22:21: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模仿画家画一画
教学目的
感受画家作品美妙的色彩和生动造型;
能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画家作品,借鉴画家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大胆联想后进行临摹或再创作;
愿意欣赏体验和创作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模仿画家作品进行美术再创作。
难点:在感受作家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联想。(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造型和表现方法,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找到创作的切入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
猜谜导入:猜猜这是哪副名画?
这两幅画看起来有点相同,又很不一样。大家能看得出来是哪幅画吗?
模仿名家的画作是学习绘画中很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那今天我们要来向这些画家们学习一下。
板书课题:模仿画家画一画
猜一猜这幅名画。
导入课程
二、课堂发展
1、赏析名家画作
刚才的两张画虽然都是模仿《蒙娜丽莎》,但是却各有不同,都加入了自己的东西,所以模仿名作不是单纯的临摹,是将名作好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结合。
(1)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找出名作里你最感兴趣的那一部分,你想要向画家学习什么?
(2)这些同学的画作向画家学习了哪些部分?
①《猴》
色彩纯正造型简练
学生作品使用线条的表现方式学习简练的造型。
②《韩熙载夜宴图》色彩绚丽典雅;线条细腻流畅;构图严谨精妙。
学生作品通过线条的表现方式学习造型,通过色块的表现方式学习色彩搭配。
教师小结:色彩,造型,线条,构图等等
2、欣赏观察
(1)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模仿这幅名画
(2)找一找:找出学生作品和名画的区别
①《老墙与仙人掌》
学生作品中将仙人掌改为绿色(置换法)
②《生命之树》
学生作品在树上添加了很多不一样的部分(添加法)
③《中秋时节》
学生作品减少了一个人物(删减法)
教师小结:置换法,添加法,删减法
教师示范
教师出示范画,请同学们来找找我向画家学习了哪些方面?使用了什么方法?
模仿创作:
从老师发的资料和书上的名画中选一副你最喜欢的画作:
(1)想一想:我感兴趣的这部分有什么优点?怎样去表现?
(2)画一画:把感兴趣的部分用喜欢的形式画下来。
1、(1)说一说自己对名作哪部分感兴趣,想要学习画家哪些方面?
(2)找一找同学的画作向画家学习了那些部分?
找出学生作品中与原画的不同
找出老师范画中学习的方面和使用的方法。
4、分小组讨论完以后独立完成创作
1、感受作家作品,观察作品的色彩、造型、表现形式等方面,找到创作的切入点(提高审美,激发创作兴趣)
思考联想,找到创作的方法
复习之前的学习要点
4、培养绘画能力及想象能力
三、评价与发展
学生自评
我模仿的是那幅名作?我向画家学习了那些地方?使用了那些方法?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展示作品并自我评价
提高评价能力
板书设计
模仿画家画一画
色彩
置换法

造型
添加法


线
线条
删减法

构图




这节课的重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画家作品的感受,二是在感受基础上进行大胆联想创作。
针对第一个重难点,我从“色彩,造型,构图,线条”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名家作品;针对第二个重难点,使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添加,替换,删减”等方法,同时结合“点线面”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向。
从最终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基本解决了重难点问题。
但是,我对这堂课还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感谢各位领导前辈们在课后的研课活动中给了很多中肯建议,同时非常有幸在上完课的第二周听了李建芳老师同类型的课程《立体主义——毕加索》(跟大师学画风),我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对这堂课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关于对名画感受的部分和创作部分时间平衡
在前期备课和试课过程中,我都局限在我们使用八开素描纸至少需要20分钟的创作时间,但不同于其他美术课程,这堂课,要引导学生感受的部分非常多,按照以往的课程结构(15分钟导入+新授,20分钟创作,5分钟评价)来上的话,就会出现我课上过分压缩感受名家画作的时间的情况。然而转一个方向看,如果将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尺寸缩小,那在有限的时间内也可以完成高质量的作品,同时也降低了孩子们创作的难度。在李建芳老师的课堂上,使用大约12x10cm大小的画幅,仅仅8分钟的创作时间,80%的学生都完成了创作。
小组合作的应用
这次课堂给孩子们进行了分组,但只有创作前的讨论环节是分组做的,而小组实际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许可以同一个小组共同创作一幅作品,或者模仿同一张画的同学们在一组,最后的评价环节可以进行对比等等。在美术课堂里小组的作用可以更多,这也将是我之后小课题的研究方向,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更注重小组合作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使用
实际上这次备课时就很希望使用微课,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准备,非常遗憾,在之后刘素敏校长的讲座中又学到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之后会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应用到课堂上。
示范部分使用多倍速播放的微课视频,可以在有限时间内,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示范,同时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专注到接下来的创作环节。
使用平板链接屏幕,展示学生创作中的样子,展示最终画作,可以更加清晰的给大家看到画作的细节,还能有助于节省贴画等时间。
作业要求的设置
作业要求的设置我认为以后可以做得更细致,除了分层次的布置,还可以把要求细化到学生对照要求可以自我评价,这对后面提到的自评环节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画作的想法也有帮助。
多种材料的运用表现
实际上这堂课完全可以使用更多不同的材料来表现,比如可以使用橡皮泥(超轻黏土)来表现画作,尤其是梵高的《向日葵》,可以通过橡皮泥立体构成原作厚重笔触的效果。或者用剪贴画的形式再创作《簪花仕女图》等等,在设计教案时还是太过于局限。
分层次评价作品
由于创作的画幅和时间问题,在评价环节只能选择一些完成了一半以上作品的孩子进行自评,并没有达到分层次评价的要求,这是今后要注意的问题。
评价过程中,学生如何表达出自己画作的想法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没能完全解决,实际上孩子们的想法很多,但怎么引导学生用言语表达出来呢?这不是一节课的问题,这是课堂中长期的积累。在平时已经在有意识的训练孩子们对自己画作的表达,对他人画作感受的表达,但仍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今后会多和语文老师学习,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突破这个问题。
课堂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在这次课堂中太紧张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是平时习惯的没有完全培养好。比如没有走到学生中间去上课,比如用一个手指指学生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好好注意。
这次的教学有很多遗憾,备课环节没有太多思考,有些问题多想一想,课前就能解决,上完课以后再回头看,想到了很多点子,十分懊恼,今后备课会做得更加细致,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也会是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相信下一次我会有更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