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圆周率和圆的周长公式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圆周率和圆的周长公式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8 21:2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周率和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目标:
?
?
1.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华、小强、小军三人各有一辆心爱的自行车,星期天他们相约去公园骑自行车,他们都说自己的自行车车轮滚动一周,行的路程最长。三个人争吵了起来,你觉得谁的自行车车轮滚动一周行的路程最长?(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谁的自行车车轮滚动一周行的路程最长?
启发思考:要想知道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就是算什么?(车轮的周长)
师问: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
揭示:也就是算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周率和圆的周长公式。
那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找同学上来指一下(出示)。
提问:你觉得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呢?(直径)
思考:那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
二、探索新知?
1、尝试探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预设:绕绳法、滚动法等)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演示。
2、学生实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细绳,直尺,计算器,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组为单位,用你喜欢的方法量出圆片的周长和直径,并把课本92页的表格填写完整。
3、师巡视指导。
4、生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
5、交流发现: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小结: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6、认识圆周率。
介绍圆周率。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
π≈3.14
7、推导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字母公式。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或C=2πr
3、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1、2题,只列式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学生演板,集体订正。
3、练习十四第3、4题,学生独立计算,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订正。
4、分享新收获
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5、拓展练习
刚才只是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的,现在用咱刚学的求周长的方法来证实你的判断。分组计算小华、小强、小军的车轮周长并比较大小,验证上课初的判断。
6、课堂总结
看来,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就一定能发现它。
板书设计:
圆周率和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或C=2πr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重视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并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我感觉这个特点在本节课已经充分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整节课都在积极地思考,教学效果比较好。但还有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还不能做到合理的取舍,时间安排还欠妥,导致课的不完整,还有对于课上的一些突发问题的处理还不到位,这是我今后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