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旋转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美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旋转直角三角尺,观察与理解两条直角边的位置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五一假期快到了,准备去哪里旅游?老师就知道你们喜欢去的一个地方,(游乐场)游乐场里哪些娱乐项目是你喜欢的?
生:(嗯,惊险刺激)
生:旋转木马、大摆锤,摩天轮
师:嗯,像旋转木马、摩天轮这样的娱乐项目,它们做的是什么运动呢?
生:旋转运动
师:嗯,在我们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旋转现象呢?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旋转现象的图片(演示:钟表的转动、转动的风车、转动门、旋转木马)
师:这些物体是怎样旋转的?仔细观察,能否简单的进行分类,为了便于我们观察,我们给这些图片编上序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第一次小组合作)
小组汇报:(预设)
(1)它们的转动方向不同,有什么不同呢?有的顺时针,有的逆时针(你怎么知道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的呢?)
(2)它们转动有的是一圈一圈的,有的是半圈,有的是90度。这是转动的什么不同呢?(角度不同)
(3)它们有的是平面转的,有的是立体转的。
它们都是绕着什么旋转的呢?
生:中心,有的是点,有的是一条线。
实物演示:八音盒和风车,它们是绕着什么在旋转的呢?
学生会提到:一个是点,一个是中心线
一个是逆时针旋转、一个是顺时针旋转
……
教师:像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过程就是旋转。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研究它(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旋转)
2.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同学们都提到了许多物体的旋转,我们就钟面上指针的旋转来具体看一看:
(1)观察表盘,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位置变化。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指针的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你怎么知道是旋转了30°呢?
学生要明确:指针绕点O旋转一周是360°,一周共有12大格,从12到1是旋转了1大格,即旋转了:360°÷12=30°
指针继续旋转(指针从1指向3)。
你会描述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吗?
我们来个抢答游戏吧?想好举手抢答。
师:同学们可真善于表达,同位两人互相说一说。(旋转不同角度问题)
(2)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过程,想想看,要想把它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呢?
学生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师:我们会描述旋转现象了,也知道描述它要注意的三个要素,想不想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出示:道闸行车问题,指名汇报,说一说旋转过程)同位两人,一人当车一人做挡车杆,一起来描述一下道闸的旋转过程
二、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尺旋转的过程。
出示例2,让学生用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模拟旋转过程,先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三角尺的位置变化。
师:自己先动手玩一玩,你怎么玩的?你的小手为什么按住这个角呢?
旋转时O点的位置不变。
嗯,动手试一试吧,怎么旋转的?给大家说一说。
具体要注意旋转三要素,上台展示说一说
总结: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1、教师演示。
如果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90°,两次后会旋转成一个什么图案呢?
(动态演示风车形成过程)
2、做一做:
换另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方向转一圈并说说是怎样旋转的。
3、自己用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做一个旋转动作吧?
上台展示边演示边叙述旋转过程。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四、展示旋转现象所带来的美感,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一1--4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旋转
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过程:旋转
中心点
方向
角度
顺时针
逆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