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第9课时 乘车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5~47页“乘车”。
?教学分析:“乘车”活动的知识点是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这是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最后一个内容。教材中所呈现的情境分别是连加与加减混合运算。安排“乘车”的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连加与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使他们知道这些算式的来龙去脉,也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
难点:迅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都坐过公共汽车,在公共汽车到站停下时,是不是有人下车,又有人上车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乘车”的游戏,好不好?
二、展开活动,学习新知
(一)活动一
1.活动:老师先来当公共汽车司机,请同学们当乘客,再现上车的情境。车上原有2人,到“三家店”(黑板上贴出标志)后,先上车3人,还有2人在赶车。
2.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如何知道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算式吗?
(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
(2)试读算式。
(3)同桌互相说一说,并用学具(小棒)摆出运算过程。指名汇报。
(4)车上原有2人,先上来3人,再上来2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怎样列式?如:2+3+2,2+2+3,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给算式起名字,指出这样的算式是分两步计算的,叫连加。
(二)活动二
1.展示:到“七里庄”时,车上有几人?这时有几个人要下车?有几个人要上车?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要想知道现在车上有几个人,该怎样算?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
指名回答。
再引导学生观察8-4+1和8+1-4,给算式起名字,指出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活动三
活动:出示第三幅图,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游戏练习,巩固提高
1.编故事,做练习。
(1)我们坐着车,来到了少年宫。
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一群小朋友在唱歌)
①出示教材第46页“试一试”:学生先仔细观察,再编个小故事。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汇报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④给算式起名字。
(2)见大家玩得那么高兴,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也来凑热闹。(出示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2题)快看一看还剩几只小鸟吧。
2.竞猜密码,加深认识。
看看这些房子多漂亮啊!你们想知道是谁的房子吗?要见到它们,就要先把它们门上的密码算出来。
(出示算式,巩固练习)
四、小组活动,应用拓展
1.采智慧果,学会合作。
组织4人小组活动,商量提出生活中有关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事例。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如乘车、买东西等,你们能编几道这样的算式吗?看哪个小组编得最多,等一会儿每组汇报一个后,就能为组里采摘一个智慧果。
教师巡视,充分讨论后,每组汇报一题。学生说出所编算式的情境。
2.快乐乘车,自主学习。
小动物们见大家玩得那么高兴。开着车子来了,想带我们去玩。看看我们应该上谁的车。(教师拿出汽车图片和动物头饰)让学生拿着卡片找到要上的车子。(有一辆6号车没有人上,问:谁想上这辆车?想上的同学请写出它的算式。)
五、小结与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新的想法吗?
?板书设计
乘车
2+3+2=7 连加
8-4+1=5 加减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