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2 位置与可能性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2 位置与可能性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9 10: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位置与可能性
课时目标导航
一、复习内容
位置与可能性。(教材第112页及第114页第4、5题)
二、复习目标
1.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2.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的数量的多少。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
重点:1.用数对确定位置。
2.判断可能性的大小和事件数量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回顾整理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5.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6.可能性的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7.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可能”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跟数量有关,数量多——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发生的可能性小。反之,在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小,数量越少。
二、知识应用
1.完成教材第114页第4题。
①(H,7);②(I,8);③(I,7);④(J,8);⑤(J,7);⑥(G,7);⑦(I,6);⑧(J,5);⑨(J,6);⑩(K,7);?(H,8);?(G,9);?(L,6);?(K,6);?(K,8);?(H,5);?(F,8);?(G,6);?(G,8);?(I,4);(J,3);(H,3);(L,7);(G,2)。
2.下面是座位示意图: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1)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3,5) (2,2) (5,4)
(2)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3)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2列,再向后数1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强的位置是( , )。
(1,6)
3.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200
m,再往北700
m处。
(1)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2)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600
m,再往北400
m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900
m,再往北200
m处。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

(3)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5,7)→(7,6)→(9,4)→(11,1)→(11,8)→(6,4)。说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小刚从家出发,先后去了五爱城、少年宫、游泳馆、中山公园、五一剧场、天文馆、书城,最后回到家。
4.课件出示教材第114页第5题。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由两位学生体验游戏,本组其他学生记录游戏结果,最后一起把可能出现的情况整理在表格中。(指名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115~118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1)B(0,2) C(1,3) D(3,5) E(5,3) F(3,1) G(4,3) (2)~(4)略
2.完成教材第115~118页练习二十五第11题。
左边图案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右边图案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位置以及可能性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
位 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可能性
可能性的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1.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如引导学生自己说涉及的知识点,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回答下列问题。
(1)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金鱼湖(6,3)、盆景园(4,8)、北门(2,10)的位置。
(2)暑假,小明一家游览了公园,活动路线是(10,1)→(5,2)→(6,3)→(7,4)→(9,7)→(4,8)→(2,10)。请你画出他们的游览路线。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可在平面图中标出各个景点的位置。
(2)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确定小明一家活动的路线图经过了哪几个景点,即可在平面图中画出他们的游览路线图。
解答:(1)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金鱼湖(6,3)是在第6列第3行、盆景园(4,8)是在第4列第8行、北门(2,10)是在第2列第10行,由此在平面图中标出,如图所示。
(2)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小明一家行走的路线是:(10,1)东门→(5,2)猴山→(6,3)金鱼湖→(7,4)孔雀亭→(9,7)熊猫馆→(4,8)盆景园→(2,10)北门,由此可在平面图中画出他们一家行走的路线图,如图所示。
经纬度
如何表示你自己所在的位置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借用参照物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但是这种方法的精确度不高。事实上,地球上的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用经纬度表示。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它们组成一个坐标系统,称为地理坐标系统,它是一种利用三维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能够表示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经度分为360度,每15度1个时区,其中0度的叫本初子午线,是第一个进入新一天的地方,然后向西每过1个时区就相差1小时。例如是早上5点,那么向西一个时区就是早上4点,再过1个时区就是早上3点,依此类推,向东则相反,一直到本初子午线,也就是说本初子午线两侧刚好相差23个小时。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在地球上任何地点,只要有只表,有根竹竿,一根卷尺,就可知道当地经纬度,但表必须与该国标准时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