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7 活动课 量一量,比一比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7 活动课 量一量,比一比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9 13:3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活动课 量一量,比一比
课时目标导航
一、活动内容
量一量,比一比。(教材第88~89页内容)
二、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测量标准和不同的数据描述同一物体的长度。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卷尺、直尺、米尺等。
一、活动设计
活动1: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1)活动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高度、身高、肩宽等。
(2)选择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直尺或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卷尺等。
(3)测量方法:先把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尺子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有时尺子不够长,先量出1米或几米的长度,然后多量几次,最后把几次的数据加起来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4)展示测量结果。
活动2:用不同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
(1)活动要求: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
(2)测量方法:可以把一些较短物体作为测量标准,看看6米里面大约有几个这样的测量标准,就用相应的数据描述出这条鳄鱼的长度。
①一个人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②5名学生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
活动3:描述动物的身高或身长。
选择下表中的一种动物,像上面这样用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身高或身长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最下面表格)
学生按照活动2的方法步骤分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展示结果。
教师协助学生活动,并给出提示或小结。
二、活动小结
说一说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的活动,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1.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构建新的知识或信息。由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现实——测量教室长度引入,并对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寻求验证方法。这些鲜活的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了经验的改造或重组,为后续的探究奠定基础。
2.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测量物体的演变
在古代,人类为了测量田地等就已经进行长度测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为长度的单位。但人的手、足大小不一,在商品交换中遇到了困难,于是便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如公元前2400年出现的古埃及腕尺,中国商朝出现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铜卡尺等。
我国已经统一使用米制作为长度单位。人类为了找到一个适用的长度单位,费了不少周折。人们很早就想找到一种可靠的、不变的尺度,作为量度距离大小的统一标准。
最初是以人体作为标准,从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发现了人前臂的图形,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是靠一位法老的前臂作为腕尺建造的,塔高为280腕尺。
公元9世纪撒克逊王朝亨利一世规定,他的手臂向前平伸,从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1码”。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把他的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定为“1寸”。
相传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曾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一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一节定为“1寸”。
到了公元18世纪,人们开始感受到这种用人身体作为长度标准缺点很多,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常混乱。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的度量单位,终于想起了地球。当时人们认为地球的大小和长度不会变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1978年,法国规定:以地球北极与南极之间相距长度的千万分之一为1米。这项规定经过推广,现已作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