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8和9
第1课时 8和9的认识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8和9的认识。(教材第50~51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能规范地书写8和9。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难点: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点子图、计数器、学具卡片。
学生准备:圆片、三角形卡片。
一、复习引入
1.数数: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2.口答。
提问:6后面是几?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提问:你知道7后面的数是几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教材第50页的主题图。
提问: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小组内交流,代表汇报)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或9?(小组内交流)
3.动手操作,认识8和9。
(1)出示点子图。
师:图上有8个点,用数字8表示。图上有9个点,用数字9表示。
(2)摆学具。
师: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片、9个三角形,将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学生自由活动)
4.教学8和9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提问: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出示直尺图。(学生填空,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0 1 2 3 ( ) 5 6 ( ) ( ) ( )
5.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师:你能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吗?
(2)比较7、8、9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同桌交流,比一比,并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板书:7<8 8<9 7<9 8>7 9>8 9>7
6.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出示教材第51页小动物图。
师:动手圈一圈,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数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提问:老鼠排第1,是从哪边开始数的?按照这种排法,谁排在第9?(同桌间交流,点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7.指导书写8和9。
(1)指导观察。
提问:8和9分别像什么?
(2)教师展示8和9的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
①学生边观察教师边讲解:8是一笔写成的。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角起笔,先写“S”型,再向右上角写,运笔要圆滑,占满左半格。9也是一笔写成的,从左半格右上角起笔,先向左前运笔,回右上角写小圆,再向左下写竖,上半部分要圆,占满上小半格,竖要稍向左倾斜。
②学生书写练习,在教材上练习描写。
三、巩固反馈
1.填一填。
△△○○○△☆△
(1)从左边数起,是第( )个,☆是第( )个。
(2)从右边数起,是第( )个。
(3)△有( )个,○有( )个。
答案:
(1)3 8 (2)7 (3)4 3
2.分一分。
答案:比5大的数:6 7 8 9
比8小的数:0 1 2 3 4 5 6 7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8和9的认识
7<8 8<9 7<9 8>7 9>8 9>7
1.充分运用教材主题图。
对于8和9,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而且也有以往学习其他数的经验,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要充分运用教材主题图,给学生提供数数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先数一数,再说一说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事物,并适时根据警示牌上“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注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这节课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探索性、推理性的问题。如当学生数出主题图中各种事物的个数时,教师马上提问:“你是怎样数的?”又如当比较7、8、9中任意两个数的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数字童谣
0像鸡蛋做蛋糕,1像铅笔细又长,
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空中飘,5像鱼钩把鱼钓,
6像口哨嘟嘟叫,7像拐杖扶爷跑,
8像发卡头上翘,9像饭勺搁锅灶。
第2课时 8和9的组成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8和9的组成。(教材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在拼摆的过程中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和分解。
2.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难点:通过联想,看到8和9的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五角星、圆片。
学生准备:五角星、圆片。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
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3.猜一猜。
(1)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2)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4.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二、学习新课
1.教学8的组成。
(1)创设情境。
师:一天,老师买了8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西瓜吗?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你拿出8个五角星来代替8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看看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汇报)
板书:
(3)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8的组成,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讨论,点名汇报)
师: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知道可以由l和7组成8,想到7和l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所以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8、4和4组成
8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记熟。
(4)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
(5)师生互动。
①教师把8个圆片抓在两只手中,让学生看清左手抓的圆片个数,学生猜右手圆片的个数。
②同桌为一组,一人抓学具,另一人猜数。
2.教学9的组成。
(1)师:请同学们拿出9个圆片,将9个圆片分成两堆,分分看,有几种分法?(学生动手实践,将书上9的组成补充完整)
(2)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板书: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1)教师指导做第一题,其余的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同桌互查。
(3)读每组数的组成。
答案:8 9 6 4
2.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己动手圈,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8和9的组成
8的组成:
9的组成: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活动过程中感受8和9的组成。重点突出教材上提示的几种组成,8和9的其余组成情况,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让学生感受两个数合起来是8(或9)的过程,为后面学习8和9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2.这节课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对于8和9的分解与组成,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于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自学,去思考,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自学、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学生,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感、愉悦感;不能理解的学生,也在自学中发现困惑所在,在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中,困惑得到解答,有恍然大悟之快感。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填一填。
分析:在中,里填1,在中,里填3。
①中填2,②中填7,③中填8。
解答:
解法归纳:解决此类填数问题,先从已知数最多的地方入手,然后逐一填数。
6、7、8、9的组成
一五6,二四6,三三6,四二6,五一6,6的组成没遗漏。
一六7,二五7,三四7,四三7,五二7,六一7,7的组成记仔细。
一七8,二六8,三五8,四四8,五三8,六二8,七一8,8的组成记全它。
一八9,二七9,三六9,四五9,五四9,六三9,七二9,八一9,9的组成全都有。
第3课时 8和9的加减法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8和9的加减法。(教材第53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
2.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会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3.掌握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4.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
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一、复习引入
对口令。
复习有关8和9的组成。
二、学习新课
1.看图说话。
(出示教材第53页太阳图画)
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动画出示5个太阳,后来又添3个太阳。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解决?(先说图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5个太阳加上3个太阳,一共有几个太阳?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桌交流汇报)
板书:5+3=8 3+5=8
师:还可以提出其他的问题吗?(点名学生回答)
交流汇报:①一共有8个太阳,原来有5个,后来增加了几个?
②一共有8个太阳,去掉后来的3个太阳,原来有几个?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5=3 8-3=5
总结。
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几道算式?(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3.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先摆5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提问: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 4+5=9 9-5=4 9-4=5
师: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4.出示教材53页“想一想”。
4+4= 8-4=
师:不用摆学具,你能计算出得数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1题。
答案:(按列排)8 8 7 1 9 9 7 2 9 9 8 1
2.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数出每盆有几朵花,再引导学生根据8和9的组成完成此题)
答案:答案不唯一,如从左向右数第1盆和第5盆合起来有8朵花,第1盆和第3盆合起来有9朵花。
3.看图列式。
○○○|●●●●● ○○○○○|●●●●
+= +=
+= +=
-= -=
-= -=
答案:(按列)3+5=8 5+3=8 8-3=5 8-5=3 5+4=9 4+5=9 9-4=5 9-5=4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8和9的加减法
5+3=8 3+5=8 8-5=3 8-3=5
5+4=9 4+5=9 9-5=4 9-4=5
4+4=8 8-4=4
1.这节课重在让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叙述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把2,4,5,6,8,9这6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格中,使算式成立。(每个数只能填一次)
+= -=
分析:将2,4,5,6,8,9这6个数分成两组,使每组中最大的数等于其余两个数的和。分组为2,6,8和4,5,9。再根据每组3个数写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解答:(填法不唯一)2+6=8 9-4=5
解法归纳:解决用给出的数填加法或减法算式时,尽量先尝试用大数作为和,然后根据情况来分组,再用每组中的三个数写出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
分 糖
妈妈给军军一些糖,让他分给弟弟一半。军军数了数手中的糖,对妈妈说:“妈妈,你再给我一颗糖,我和弟弟就都有4颗糖了。”妈妈给了军军多少颗糖?
用○代替糖画一画。
所以,妈妈给了军军7颗糖。
第4课时 练习课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8和9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教材第54~56页练习十一第2、4、6、7、8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巩固复习9以内各数的认识,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口算8和9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口算卡片等。
一、基础练习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数的组成。
两人一组,如学生甲:“我说1。”学生乙:“我说8。”齐:“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1和8。”……
2.数数,两人一组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3.口算。
9-3 8+1 9-1 8-3 5+4
7+2 1+6 4-3 9-4 8-4
3+5 2+7 3+6 5+3 9-8
二、指导练习
1.练习教材第54页“练习十一”第2题。
(1)学生数一数,再用学具摆一摆。
(2)学生独立比一比,再和同桌交流订正。
2.练习教材第54页“练习十一”第4题。
(1)学生先独立填空,同桌再订正。
(2)一起回顾8和9的组成。
3.练习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6题。
先看图说图意,然后列式解决问题。
4.练习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7题。
同桌交流,找数字列式。
5.练习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全班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11题。
先说图意,再用学具摆一摆。
答案:1 4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提问:发现了什么?
小结:减号前面的数增加1,后面的数不变,得数增加1;加号前面的数增加1,后面的数不变,得数增加1。
答案:(按竖排)4 5 6 7 6 7 8 9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13题。
答案:2 2
4.在里填上“>”“<”或“=”。
3+28 4+52+6 3+41+7
9-46 9-32+4 8-59-4
答案:< > < < = <
5.用2,6,8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答案:2+6=8 6+2=8 8-2=6
8-6=2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这节课是练习课,是对前面学习过8和9的加减法的巩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8和9的加减法,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叙述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老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想一想,填一填。
-5=2 +=9 8-=
=( )
=( )
=( )
分析:在
-5=2中,想( )-5=2,7-5=2,所以=7。
在
+=9中,=7,想7+( )=9,7+2=9,所以=2。
在8-=中,=2,想8-( )=2,8-6=2,所以=6。
解答:7 2 6
解法归纳: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从已知数最多的算式入手,再逐一推出其他未知数。
数字儿歌
我说一,一一一,一张纸来一支笔,
学习数学做练习,都要用到纸和笔。
我说二,二二二,身上长着多少二,
左右两边数一数,眼睛手脚和耳朵。
我说三,三三三,鲜红领巾胸前戴,
三个角,三条边,我们人人都喜爱。
我说四,四四四,眼前一张长桌子,
四个角,四条边,用它读书和写字。
我说五,五五五,五角星,亮晶晶,
国旗上有五颗星,我是那颗小星星。
我说六,六六六,六一节啊真快乐,
唱歌跳舞做游戏,祖国花朵真幸福。
我说七,七七七,一个星期有七天,
星期天,不上学,做妈妈的好帮手。
我说八,八八八,慰问军属老大妈,
你扫地,我擦窗,大妈对我笑哈哈。
我说九,九九九,九月十日教师节,
尊敬老师有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57页)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联系,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情境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在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并计算。
难点: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想不想到森林里去看一看呀?找一找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出示教材第57页主题图)
师:图中包含好多数学知识与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解决小鹿的数学问题。(课件单独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交流)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3只,草地上还剩几只?
提问: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内交流,再展示结果,板书:9-3=6(只))
②你是怎样想的?
汇报结果:因为原来草地上有9只小鹿,跑走3只,求还剩几只。这3只小鹿是从9只里面跑走的,所以从9只里面去掉3只,用减法计算。
③你是怎样计算出9-3等于6的?
交流汇报:因为9能分成3和6或因为3+6=9,所以9-3=6。
小结: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小鹿的问题了。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小组内交流,代表汇报)
2.解决蘑菇的数学问题。(课件单独出示蘑菇图)
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汇报结果:树根下有6个蘑菇,旁边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提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点名汇报,并板书:6+2=8(个))
3.解决天鹅的数学问题。(课件单独出示天鹅图)
师:大家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几只天鹅?)
师: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板书:8-3=5(只))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1题。(先说图意,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答案:6+3=9 8-4=4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
答案:(横排)6 9 7 8 6 7 9 2 8 8 2 3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二”第3题。(小组内互说图意,提出问题,一起解决)
答案:略
4.小丽和小强比赛跑步,一开始,小强领先9米,后来小丽快速追赶,追上了6米,这时小丽还落后几米?
答案:9-6=3(米)
口答:小丽还落后3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解决问题
1.感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感知应用题基本的语言结构,即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并通过算式计算,把图示→语言→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形成一定的表象。
2.学会解应用题。
在复习8和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图画中找出。教学的切入点是引导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写出算式并计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图画、语言、算式三者中突出了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有机组合。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知道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答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文字应用题打基础。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中的情境入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初步“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还应注意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小明有8个苹果,第一次吃了一半,第二次吃了剩下的一半,小明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
分析:用○代替苹果画一画。
原来有8个:○○○○ ○○○○
第一次: ○○○○ 一半
第二次: ○○ 一半
由此可知,第一次吃了4个苹果,第二次吃了2个苹果,一共吃了4+2=6(个)苹果。
解答:4+2=6(个)
口答:小明一共吃了6个苹果。
解法归纳:一半+另一半=总数。
摆卡片
星期天,林林到森森家串门玩,见森森正在桌上摆弄5张卡片,这5张卡片上分别写着“4、5、6、+、=”。林林问:“你在摆什么呢?”森森说:“我想把这5张卡片摆成一个等式。”林林说:“这还不容易吗?”他说着就摆了起来,可是摆了半天怎么也摆不出,4+5、4+6、5+6都超过了最大的数6,而6-5、6-4又都不够最小的数4。“这不可能,这个等式永远也摆不出。”林林说。“能摆成。”森森说着在桌子上摆了一个算式,果然是个等式。小朋友,你知道森森是怎样摆的吗?
把卡片“6”倒过来就成了“9”,然后就可以摆出算式“4+5=9”或“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