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 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 氧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10 11:0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四单元第三节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供给呼吸
供给呼吸
金属切割
爆破
钢铁冶炼
航天事业
巩固回忆 :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氧气?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
通电分解水: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O2
1、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
控制反应条件
确定反应装置装置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选择反应物
气体发生装置
审查体系是否环保、安全
气体收集装置
思考:
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1、下列哪些物质可能产生氧气?
1、水 ( H2O )
2、二氧化碳 (CO2)
3、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4、高锰酸钾 (KMnO4)
5、过氧化氢 (H2O2)
6、甲烷 (CH4)
药品的选择
1、必须含有相关成分
2、无毒无害没有污染
3、节约能源价格便宜
4、装置简便易于操作
5、易于反应常温更好
2.实验室制取气体应考虑的因素
A、原料是否容易获得
B、实验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C、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
D、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E、是否符合绿色化学观点
(是否环保节约)
选用药品 产生气体
速率 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 过氧化氢溶液
2 过氧化氢溶液
和二氧化锰
活动天地




获得结论: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小资料
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加快或减慢
练习: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C
集气瓶
导管
锥形瓶
橡皮塞
单孔
橡皮塞
双孔
广口瓶
铁架台
试管
动手实践
试着利用这些仪器,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A
发生装置
选择的考虑因素: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B
C
特点:药品为固体,需要加热
特点:固体与液体反应,
   不需要加热
思考:
分液漏斗与长颈漏斗相比,优点是什么?
优点: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和用量, 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集满
3.便于计时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小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在水中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的选择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如O2、H2 如O2 如H2
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
小资料
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的选择
A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C
排水法
D
向上排空气法
E
向下排空气法
选择的考虑因素: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选择的考虑因素: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和密度
B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药品(先固后液)
收集气体
验满

放置
连检装集验放撤
撤离


检验
检验方法:
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注意事项:
3、导管应伸出橡皮塞少许,便于空气全部排出。
2、加入液体药品后,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1、分液漏斗内液体流完后,应及时关上活塞,防止氧气从漏斗管口逸出。
排水法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 即收集,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2.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排净空气。
【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写在箭头的上方。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反应原理
明确原理
选择药品
检验验满
选择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程序
实验步骤
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加热
实验室为什么选用过氧化氢制取制取氧气?
原料经济;操作简单、安全;产品无污染,
不加热,操作简单、节能环保。
C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使用 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若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因为 和 ,所以发生装置应
选用 (选填装置序号).
试管
集气瓶
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
反应条件是加热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E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A B C D
5、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
(2)写出制取O2的原理:___ _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 ,应选择装置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均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H2O2——H2O+O2↑
MnO2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D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优点是_____(填序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要加热
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强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填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加热反应物
③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④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① ④
4.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演绎推理”用于新情境是研究化学的更高层次的方法。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选用____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或____。
E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