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2课时买衣服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2课时买衣服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9 19: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购物第2课时 买衣服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3页内容。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面额的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买衣服来继续学习大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的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难点
掌握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小朋友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你能把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一下吗?
2.出示口答题。
1元=(  )角    1角=(  )分
3.操作:请你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用人民币买衣服。(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妈妈带我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格:长袖上衣26元,T恤31元,裙子23元,背带裤41元。)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最后妈妈给我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
2.同学们想一想:妈妈身上只带了50元钱,够吗?
学生思考回答你们的想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妈妈带50元钱够:因为1件长袖上衣26元,1条裙子23元,合起来是49元,妈妈只花了49元,所以50元钱够。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50元一张的钱吗?老师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面值较大的人民币。
三、合作探究
1.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出示较大面值的人民币。(课件显示100元、50元、20元、10元人民币)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
每组同学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注意观察每种人民币正反图案的特点。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的区别。
2.学习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知道这些面值较大的人民币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回答:
100元=(10)个10元
50元=(5)个10元
20元=(2)个10元
100元=(2)个50元
……
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因为10个10是100,5个10是50……
3.师:我们学习了面值小和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妈妈买了一件T恤,可以怎样付钱?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巩固应用
1.人民币兑换练习。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1元和(  )张5元。
一张5角可以换(  )张1角和(  )张2角。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2元或(  )张5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或(  )张20元。
10张10元可以换(  )张50元。
2.完成课本第13页“练一练”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买衣服
100元=(10)个10元
50元=(5)个10元
20元=(2)个10元
100元=(2)个50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通过购物等活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