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猜测、试验、列举、体验等复习简单的随机现象,以及可能性大小的过程。
2、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发生结果,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的描述。
3、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能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能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
红色乒乓球12个,白色乒乓球2个,摸球箱2个,正八边形转盘1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学过可能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一个事件的可能性无限大时,我们叫做“一定”,当一个事件的可能性无限小时,我们叫做“不可能”,当一个事件或许会发生,或许不会发生时,我们叫做“可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可能性的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填空题。
(二)实践操作,巩固复习
1、摸球游戏:
教师出示1号箱和2号箱,请同学上前摸一摸,其他同学帮忙记录。
问题一:请同学们猜想一下1号箱和2号箱各有什么颜色的球?
摸球结束后,展示结果。1号箱有7个红色球,2号箱有5个红色球,2个白色球。
问题二:从哪个箱子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从哪个箱子中不一定能摸出红球?为什么?
问题三:从2号箱子中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我们得出的结果是确定的,但是事件的答案是不唯一的,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
2、袋子摸球游戏:
问题一:袋子里红、黄、蓝皮球各一个,从中任意摸出2个,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教师要求把所有可能结果按顺序列出来
问题二:改变袋子中球的个数,该怎样列呢?(强调排序的有序性)
3、转盘游戏:
同学们,可能性有大有小,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师出示正八边形转盘教具,示范转盘是怎样转动的。
问题一:当它停止转动时,紧挨桌面的数字有几种可能?列举出来。
问题二:哪个数字紧挨桌面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请同学们明确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4、抛长方体橡皮:
当数字越多,可能性越大,但是在相同数字个数相同的情况下,可能性是否一样呢?教师出示练习二长方体橡皮内容。
问题一:在长方形橡皮相对的面上分别标出1、2、3。抛掷橡皮,哪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问题二:如果抛正方体橡皮,数字相同的情况下,可能性一样吗?
5、同时抛两块骰子:
问题一:抛掷一个小正方体,朝上的数有几种可能?
现在同时抛两个小块骰子,朝上的数字之和会有哪些情况呢?是不是会有很多呢?
既然这么多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将它清晰地展示出来呢?
教师出示表格,先出示横条表示一个骰子的六个面,再出示竖条,表示另一个骰子的六个面,随机表示两个数字的和,让学生们填剩下的数字之和。
问题二:同时抛掷两个小正方体,朝上的两个数的和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问题三:从列出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6、问题讨论:
某电视台调查刚开播的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率。他们在一所小学里随机调查了20名男同学,有18名同学表示收看过这个儿童节目,该电视台便宣称他们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高达90%,你认为他们的调查结论合理吗?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学生讨论说出结果后,教师总结。
(三)布置作业;
练习册相关习题
(四)板书:
1号箱
2号箱;
红
黄
蓝
五、课后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过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课件递进的过程不是很深刻,会让学生印象不深,课件之前的衔接语不是很自然;
2、一定要让孩子多读几遍题,老师再开始讲解,孩子要完整叙述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一定要书写规范,给学生们做好示范;
4、课件要再放大一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清楚的看到。
在教学本节课时,我主要是以直观内容为主,用摸棋子活动贯穿始终,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学习来获取知识,较好的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自主、合作、和谐”的教学主题。由于老师提出的活动要求明确,具体,所以学生的活动有序、准确,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学生总结发现的时候,说得也比较充分,认识比较具体,效果较好。但是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方面还应做得更灵活一些,如:在前面的摸棋子游戏中,学生的认识比较准确到位了,就可以简略第三次的摸棋子活动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综合性更强的练习题,增加课堂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