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科学测量 知识点辅导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科学测量 知识点辅导讲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9 17: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年 级: 初一 学科教师: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1-4科学测量

同步知识梳理
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进行长度换算的正确步骤:
数值不变,乘以目标单位与原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例如:
测量工具有直尺、卷尺。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
1、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偏大)
2、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
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长度是初中阶段唯一一个需要估读的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如农村丈量土地时用分度值是厘米的尺就能很好地达到实际要求,给窗户配玻璃要选择毫米的尺等)。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注意:0刻度要对其、三角尺的直角边要紧靠直尺。
小测:
乙、1.18cm;A
知识点2:体积的测量
概念: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量筒没有0刻度线)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思考:俯视时,会造成读数怎么样?仰视时,会造成读数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俯视的时候,读数偏大;仰视的时候,读数偏小。

固体体积测量的几种方法:
思考:
如果先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1,再将小石块拿出来,剩余水的体积为V2,最后得出来的小石块的体积为(V1-V2),这个数值和实际相比是一样还是偏大或者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操作拿出小石块的时候会带出一部分水,,则剩余水的体积偏小,测得的小石块体积偏大。
知识点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知识点4:温度的测量
1.温度的概念及单位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用来对物体的冷热程度作精确、定量的描述;从微观上看,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有两种单位:
(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1等分叫1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注意:摄氏温度不是温度的国际单位。
(2)热力学温度的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0℃=273K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上海晴天的昼夜温差约为“10℃”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最高气温在35度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
2.常见温度计
原理:实验室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体温计、气温计。常用的液体有酒精、水银、煤油等。
一般温度计的构造:
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个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装有适量的水银或酒精,外壳上刻有刻度。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学思想,内径越细,温度变化越明显。
思考:
右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温度计,在实际使用工程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柱变化不明显(密封性良好)。对此,你觉得可以这么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一根细玻璃管
(1)实验室温度计
① 量程,最小分度值。
② 温度计的使用。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温度计的正确记数:
当温度在0℃以上时,从0℃开始从下往上读;当温度在0℃以下时,从0℃开始上往下读。如果说没有0℃,先判断0℃的位置,温度高于0℃的时候,从下往上数值在逐渐增大,当温度低于0℃的时候,从上往下数值在逐渐增大。
小测:
甲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22℃;乙:38℃
体温计: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
有较大的玻璃泡,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使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0.1℃、35℃~42℃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温度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里的水银柱不能自动落回到35℃以下,测量前要用力甩几下,使水银柱落回到35℃以下)
思考:要是一个体温计测了某一个人的体温后没有甩,直接去测其他人的体温,结果会怎么样?当另外一个人的体温高于前面这个人的时候?一样的时候?低于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温等于或者高于的时候结果准确,低于的时候结果偏高。
几种温度计对比表
量程
分度值
适用场所
说明
实验用温度计
-20~110℃
1℃
实验室
测液温
体温计
35~42℃
0.1℃
医院、家庭
测体温
(每次使用前要向下甩)
寒暑表
-30~50℃
1℃
家庭
测气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