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小演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运用纸材,设计一个"扳不倒"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技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喜欢民间玩具不倒翁,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
了解不倒翁的科学原理,设计制作好看的“不倒翁”。
教学难点
探究不倒翁左右摇摆、不倒的方法与原理。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通过观察,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科学原理;二是设计一个“杂技小演员”,并剪出外形;三是根据制作的小演员制作一个摇摆的不倒翁。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卡纸、剪刀、轻黏土、双面胶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内容。揭示课题《杂技小演员》
说一说图片的内容
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的造型美,激发了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
展开阶段
二、认识不倒翁:1、什么是不倒翁?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3、所有不倒翁的相同特点
---头轻脚重
底部为圆形三、制作杂技小演员:1、视频学习,学生观看制作杂技小演员的步骤。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制作杂技小演员的要点,板书步骤:
①剪长方形
②粘圆环
③画小演员(动物/人物)
提醒画上长方形④粘轻黏土四、范作引路,探究问题。
五、教师回顾过程,提示制作要点,明确注意事项。
思考不倒翁不倒的科学原理请同学根据观看的视频,回答杂技小演员的制作步骤。认真观看教师演示,明白每一个步骤的方法和要求。玩一玩不倒翁,同学间相互交流感受
让学生了解不倒翁的科学原理,解决教学难点。通过直观视频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学习如何制作造型美、色彩美、扳不倒的不倒翁。在学生先讨论发表自己观点后,教师再总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拓展阶段
六、布置任务:1、
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色彩美、扳不倒。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认真完成作业,遇到问题可与教师和同学探讨。
创作实践,运用技法,学以致用。
结束阶段
七、小结:展示与介绍自己的作品。课后延伸:想一想,除了用卡纸制作不倒翁,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不倒翁呢?---出示用鸡蛋制作的不倒翁。
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找找身边的材料,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制作一个特别的不倒翁。
培养动手能力,发挥探究精神。
板书设计
揭示课题:杂技小演员①剪长方形
②粘圆环
③画小演员(动物/人物)
提醒画上长方形④粘轻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