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12.3 机械效率(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12.3 机械效率(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0 12: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吊车有大小两个吊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下列关于吊车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吊起相同货物,使用小吊钩机械效率高
B.吊起相同货物,上升速度快机械效率高
C.每次吊起的货物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货物升高的高度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2.在测量图甲所示滑轮组机械效率η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物重G或动滑轮重G动进行多次实验,得到了形如图乙所示的效率与物重或动滑轮重的关系,图中纵轴表示机械效率的倒数η﹣1,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橫轴可能表示(  )
A.G
B.G﹣1
C.G动
D.
3.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4、(2019湖北荆州)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将于2019年9月28日在荆州开幕。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们用1000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600N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5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为5×103
J
B.缠绕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800N
C.动滑轮重为30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5.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
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6.(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如图所示,拉力F为5N,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B.拉力F的功率为1.5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拉力F增大到15N时,物体B开始向左运动
7.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
C.拉力F的功率为75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二、填空题
8、(2019山东威海)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500N的物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明通过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的过程中(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小明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0J,克服弹簧拉力做功300J,则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为  J,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
9.(2019湖南娄底)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是____(选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滑轮组”);利用一个效率为90%的杠杆做100J的总功,其中额外功是____J。
10.(2019江苏南京)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匀速起吊重4.2×103N的物体时,物体5s内上升了6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钢丝绳移动的速度为  m/s;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额外功为 
 J,拉力F为 
 N,其功率为 
 W。
11.(2019四川达州)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
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1t,斜面高为2m,斜面长为5m(不计车长、钢
绳重、动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g=10Nkg)在小车A由水平路面被拖上救
援车的过程中,钢绳所做的有用功为 
 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小车A与斜面间的摩擦
力大小为 
 N.
12.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取10N/kg).
13.如图,在斜面上将一个重5N的物体匀速拉到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N,斜面长4m,高1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四、计算题
15.(2019?德州)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重为45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W。求:(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F做的功;(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1重为500N,OA:OB=2:3,每个滑轮重为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2以0.5m/s速度匀速上升了5m。(杠杆与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
求:(1)物体M2的重力;
(2)拉力F的功率;
(3)物体M1对水平面的压力。
17.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2.3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吊车有大小两个吊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下列关于吊车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吊起相同货物,使用小吊钩机械效率高
B.吊起相同货物,上升速度快机械效率高
C.每次吊起的货物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货物升高的高度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A
2.在测量图甲所示滑轮组机械效率η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物重G或动滑轮重G动进行多次实验,得到了形如图乙所示的效率与物重或动滑轮重的关系,图中纵轴表示机械效率的倒数η﹣1,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橫轴可能表示(  )
A.G
B.G﹣1
C.G动
D.
【答案】BC
3.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答案】B.
4、(2019湖北荆州)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将于2019年9月28日在荆州开幕。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们用1000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600N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5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为5×103
J
B.缠绕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800N
C.动滑轮重为30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答案】C
5.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
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B.
6.(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如图所示,拉力F为5N,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B.拉力F的功率为1.5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拉力F增大到15N时,物体B开始向左运动
【答案】C
7.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
C.拉力F的功率为75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二、填空题
8、(2019山东威海)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500N的物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明通过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的过程中(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小明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0J,克服弹簧拉力做功300J,则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为  J,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
【答案】500;100。
9.(2019湖南娄底)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是____(选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滑轮组”);利用一个效率为90%的杠杆做100J的总功,其中额外功是____J。
【答案】滑轮组;10。
10.(2019江苏南京)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匀速起吊重4.2×103N的物体时,物体5s内上升了6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钢丝绳移动的速度为  m/s;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额外功为 
 J,拉力F为 
 N,其功率为 
 W。
【答案】2.52×104;3.6;1.08×104;2000;7.2×103。
11.(2019四川达州)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
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1t,斜面高为2m,斜面长为5m(不计车长、钢
绳重、动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g=10Nkg)在小车A由水平路面被拖上救
援车的过程中,钢绳所做的有用功为 
 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小车A与斜面间的摩擦
力大小为 
 N.
【答案】2×104;80%;1×103。
12.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取10N/kg).
【答案】(1)人做有用功为1200J;(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3)摩擦力为100N.
13.如图,在斜面上将一个重5N的物体匀速拉到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N,斜面长4m,高1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答案】5;62.5%。
三、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答案】(1)缓慢;(2)78.4%;(3)2.4;0.3.(4)物重(或钩码重)
四、计算题
15.(2019?德州)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重为45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W。求:(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F做的功;(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是900J;
(2)拉力F做的功是1200J;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解析】(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450
N×2
m=900J;
(2)根据P=W/t可得拉力F做的功:
W总=Pt=120W×10s=12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W有用/
W总×100%=75%。
16.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1重为500N,OA:OB=2:3,每个滑轮重为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2以0.5m/s速度匀速上升了5m。(杠杆与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
求:(1)物体M2的重力;
(2)拉力F的功率;
(3)物体M1对水平面的压力。
【解析】(1)因杠杆与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故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
解得物体M2的重力:G=80N;
(2)由图知,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50N;
物体M2以0.5m/s速度匀速上升了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2h,
由v可得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v绳=2v=2×0.5m/s=1m/s;
拉力F的功率:
P=Fv绳=50N×1m/s=50W;
(3)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B端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
F′B=3F+G定=3×50N+20N=17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定滑轮对杠杆B端的拉力为:FB=F′B=17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
故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为:FA=255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绳子对M1向上的拉力为FA′=FA=255N,
根据力的平衡,地面对M1的支持力:
F支=G1﹣FA′=500N﹣255N=245N;
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物体M1对水平面的压力:
F压=F支=245N。
17.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析】(1)v物===1m/s;
(2)s绳=2s物=2×5m=10m;
(3)W总=Fs绳=50N×10m=500J;P总===100W;
(4)W有用=Gh=100N×3m=300J;η===60%。
PAGE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