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大鱼和小鱼》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鱼的大小对比以及对基本形状和花纹的描绘。
通过描绘、剪贴手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花纹的描绘。
难点:通过描绘、剪贴手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作
业要
求
基本要求:能把生活中的鱼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较高要求:能用丰富的颜色和多样的花纹表现心中的鱼。
课前准备
1、《海底大冒险》的短片。?
2、有关以鱼为题材的图片(电脑展示)和有关音乐。?
3、绘画工具:蜡笔、彩笔、卡纸、剪刀、双面胶纸、音乐等。
课
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我比你猜游戏
把鱼的道具放在出事先准备好的袋子,叫一位同学上来观看,然后做动作让其他的同学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学生表演后其他同学猜)教师展示鱼的图片。
评评理
这条鱼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班上呢?因为小鱼在海底世界遇到了难题,鱼儿们在争论到底谁最大谁最小。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的聪明,今天,有三个鱼儿伙伴隐藏在我们班上,要让我们帮忙评评理,到底谁大谁小。(引出课题:大鱼和小鱼,板书“大和小”)
二、对比大与小
1、比大小:
请出两个小朋友上台表扬(戴上头饰一人一边饰演两条争论的鱼儿)
小鱼一号:我是珊瑚礁里最大的鱼
小鱼二号:我是浅水区最大的鱼
小鱼一号:我最大
小鱼二号:我才是最大
······
教师:小朋友们评评理,你觉得它们谁大谁小呢?
你是怎么发现的?(对比出来的)
鱼二号不服:我不是小鱼,我是大鱼,我要做大鱼!这时它身边游来了另一条鱼儿,请出鱼三号(更小的鱼):我跟你比,我大你小
鱼三号:我才是大鱼
鱼二号:我才是
······
小朋友们再次用你们的智慧来告诉他们,谁大谁小?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大小是要通过对比的。(大鱼和小鱼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补充课题,贴上准备好的大鱼和小鱼的范画。)
同学们很聪明的帮鱼儿们分出了大小,那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鱼和最小的鱼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图片欣赏:介绍世界上最大的鱼和最小的鱼
展示最大的鱼,鲸鲨(18米长,40多吨)
现在我们要静静的等待世界上最小的鱼出现了,它的胆子比较小,所以同学们要安静点,不然小鱼会害怕、不敢出来。展示最小的鱼(胖婴鱼)(8毫米)
理解鱼的组成部分(鱼头、鱼身、鱼鳍、鱼尾)
认识了世界上最大的鱼和最小的鱼,现在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海底世界里还有哪些奇特美丽的鱼吧
三、欣赏图片
看一看:大海里有很多很多的鱼,同学们,这些鱼你认识吗?他们的外形像哪些形状呢?(从形状、花纹、颜色上引导)
板书: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贴上圆形椭圆形等卡纸,在下面贴上形状相关的鱼)
颜色:贴上事先准备好的范画
花纹:贴上事先准备好的范画
欣赏优秀作品,老师简单的说一说:有大有小,色彩鲜艳,花纹多样,构图饱满等
五:视频导入(海底大冒险),为创作设下兴趣点,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看完小朋友们的作品,接下来吴老师带领大家去遨游海底世界,看看海底世界里面有哪些大大小小的鱼。
1、播放《海底大冒险》视频(约两分钟,刺激学生的视觉与感受)
2、提出创作要求:看了海底世界里各种各样的鱼,吴老师都忍不住的想拿起画笔给海洋添加上大大小小的鱼呢,小朋友们可要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画出大大小小的鱼的
教师示范(2、3分钟)
1、先画出大小不一的鱼——上色——剪形——贴画
看完老师的示范,同学们能不能画出比老师更有创意的鱼呢?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局部示范(音乐播放)
作业要求: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一个小组自行商量谁来画大鱼谁来画小鱼(无论大小先只话一只)再添加花纹与颜色,最后把画好的鱼剪下来交给各小组的小组长胶贴在事先准备好的蓝色卡纸(海底世界)上。
八:作品展示
把七个小组的海底世界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课程小结,延伸:
评价:小朋友们画出的海洋世界都非常的漂亮······
延伸:(保护环境,讲究卫生)小朋友们把海底世界打扮的非常的漂亮,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就有一些不讲究卫生的人,把我们的海洋给污染了······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海洋,讲究卫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请同学们把自己桌面的纸屑垃圾清理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