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导学案
月
日
班级
学生
章节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课题
生物圈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过程方法: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情感价值: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教学重点
能说出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了解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教学难点
模拟温室效应的探究实验设计
【自主导学】1.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领域的总和。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土壤岩石圈的表面及活动于三圈之中的生物组成。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4.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阳光、水、空气、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5.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可以造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积极: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消极: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6.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形成的7.填空1.生物圈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_____________的共同家园.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___________战略.2.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干出了自毁家园的蠢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3.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_________是人类调整自身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转变.4.只有人类意识到_______,______得到人类的真正保护,才可能保护好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5.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的适合居住和生活的星球是_________【当堂训练】1.生物圈中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交叉,无明显的分界B.各自独立,互无联系C.大气圈独立,水圈和岩石圈交叉相连D.岩石圈很薄,水圈和大气圈的厚度区别不大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3.近年,沙尘暴一直在北方肆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4.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人类排放废物的增加B.全球气候变暖C.科学技术的进步D.森林面积的减少5.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先富起来C.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单纯的杉木林6.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其原因是(
)A.北方寒冷长期侵袭B.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C.长年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频繁7.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哪种能源(
)A.开采石油,利用化学B利用光能转化成化学能C.利用水能,修建大型电站D.修建核电站【综合检测】1.生物圈中的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根据描述,你能进行判断吗?(1)地球氧气的95%由它提供,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赤潮、水华的发生也与它有关,它是
.(2)被达尔文赞誉为犁的生物是
,它属于
动物.(3)用于制作酸奶、泡菜的是
.2.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C、10℃D、8℃(2)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哪些?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在地球上其他地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南极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地球的最后一块净土。事实是否如我们所想象的呢?小明看到一消息:在2003年,科学家在南极长城站附近发现两个怪现象:大批鸟类居然不顾繁殖大事,弃卵而去;大量磷虾同时也在海滩死去。由此小明猜测:南极可能也有许多环境问题。为验证这一-猜测,小明通过翻阅书刊、上
网查阅等形式做了大量调查,调查如下:由于遭人类大量捕杀,南极地区的海豹和鲸的生存量大大减小。由于人类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排放,引发的全球温室效应使南极冰盖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由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使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强烈的紫外线严重影响生物的生存。由于其他地区大量排放的酸性气体,被吹到南极而形成酸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在企鹅的血液、蛋壳中,DDT
等有机农药含量都超标,这是由于地球各处耕种区的DDT,经淋湿作用冲到海洋去,一些微细海
藻会吸收DDT,然后这些微细海藻被洋流带至南极,被当地虾捕食,而墨鱼捕食虾,企鹅捕食墨鱼,由于DDT有不被生物分解和排泄特点,故最后被传至企鹅。小明收集的证据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同时他也意识到: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保护南极、保护全球迫在眉睫。小明收集到的关于南极环境问题有_
(填字母);A.大量捕杀使鲸等动物数量大大减少B.南极大陆植被遭到严重破坏C.南极海域出现赤潮D.全球变暖使南极冰川融化E.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F.南极企鹅体内发现农药DDT②写出DDT富集到企鹅体内的一条食物链③南极在科学家眼里,是个蕴涵着无价科学奥秘的圣地。而在勇敢的旅游者眼里,南极是个旅游胜地。但科学家强烈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主要原因是(
)A.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B.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网遭到破坏C.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
氧空洞,这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伤害D.南极生态系统的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④为保护好南极,请你提出其中三条合理化建议。
【错题反思】
答案:
1.A
解析: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既有高大的山脉,也有低洼的海洋,因此这三个圈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就生活在这三个圈层中,它们无明显的分界;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水圈(Hydrosphere)是地球外圈中作用最为活跃的一个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的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的演化.岩石圈(lithosphere)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2.D
3.A
4.A
5.C
6.B
7.B
1.
(1)、藻类植物.
(2)、蚯蚓;环节.
(3)、乳酸菌.
解析:(1)、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赤潮、水华的发生也与藻类植物有关,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风浪等条件下,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甚至可使每毫升海水中的藻细胞数量达数十万个以上,主要集中在表层到几米深的水层中,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赤潮”由此得名,又叫水华现象.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阴湿处,以枯枝败叶为食,把枯枝败叶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可增加土壤的肥力,蚯蚓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可见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3)、制作酸奶和泡菜用的是乳酸菌,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牛奶或菜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生成乳酸,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
2.B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