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大鹏不可笼,大椿不可植。——唐·皮日休《七爱诗·李翰林》
大鹏抟九万,鹦鹉锁金笼。——宋·邓肃《临江仙》
高浪趣大鹏忽起遮白日,馀风簸荡山岳移。——唐·元稹《有鸟二十章》
北冥有鱼
北
冥
有
鱼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字,书名《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冥
0
0鲲鹏
抟
0000徙
齐谐
0
0正色邪
míng
kūn
tuán
xǐ
xié
y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冥”通“溟”:海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
变化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用力鼓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用力鼓动翅膀
好像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只鹏鸟,大风吹动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迁徙
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的事物的书
词类活用:(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记载
怪异的事物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在水上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翔至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风离开”。
词类活用:(水:名词作形容词,在水上面)
记载
离开
凭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到它的尽头呢?
“邪”通“耶”:(语气词)
呢、吗
湛蓝
真正的颜色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词类活用:(
下:名词作动词,往下)
往下
1、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通“溟”:
海
)
其正色邪
:
(“邪”通“耶”:
语气词
呢、吗)
2.词类活用
志怪者也:
其视下也:
水击三千里:
南冥者,天池也: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名词作动词,往下
名词作形容词,在水上面
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
3、文言句式:
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默读课文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概括层次内容。
第一层:1-3介绍大鹏的外形。
第二层:4-7写大鹏的活动。
第三层:8-11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景象。
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化而为鸟
海运则将徙于南溟
水击……九万里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硕大无比)
(不愿守旧,勇于否定自己)
(善于借助外力,志向远大,向往光明)
(力量强大,一往无前,百折不挠)
(无法挣脱现实的束缚)
积累拓展
阅读课后积累拓展四,谈谈大鹏对后世的影响。
《上李邕》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入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不畏流俗的精神。
年轻的李白敢于像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这种精神和大鹏鸟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气势十分相近。
小结: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志向高远、善借长风、不愿守旧,勇于否定自己、力量强大,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向往光明的但又无法摆脱外力束缚的大鸟形象,说明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它象征着渴望追求崇高的理想却无法挣脱现实束缚的人。
作业:
1.完成同步。
2.随笔。你对鲲变化为大鹏的过有什么感悟?400字左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0
0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0
0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是鱼儿的快乐呀。”
悠闲自得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不是
怎么
知道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固然
本来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让我们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追溯
一词多义
之:安知鱼之乐:
子之不知鱼之乐:
固: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固然
本来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同桌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理和情感,读出相应的语气。
1.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2.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作分析。
惠子:力辩、求真、拘泥现实
庄子:巧辩、尚美、超然物外
?
小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不仅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更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作业:
1.完成同步
2.随笔。通过学习本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外界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心态?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