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1 16:28: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集智备课教案
年级
初二
学科
语文
时间
5.12
地点
333
集备课题
唐诗三首
教材分析
本课诗歌统一反映社会现实,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教学目标
诵读并默写三首古诗。
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内在感情。
2.品味语言,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课时
3
教学思路设计
内容与方法选择
教学工具的使用和说明
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法、赏析法
PPT、黑板
教学步骤
相关说明
《石壕吏》
导入(2)
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兵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作者介绍、重点字词(2)
杜甫,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着有《杜工部集》。
生字词:
逾(yú) 邺(yè) 戍(shù

咽(yè) 妪(yù)
疏通文意、重点词语(15)
译文: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我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重点字词:
绝:没有
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犹得:还可以
存:活着,生存着。
古今异义:
出入无完裙
裙:衣服(古)
裙:裙子(今)
四、整体感知(15)
1、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抓住记叙四要素来概括)
时间:“暮”;地点:“石壕村”;主要人物:“老妇”;
事情的起因:“有吏夜捉人”;经过:“听妇前致词”;结果:“独与老翁别”
为什么是夜捉人?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
2、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各个人物的表现
吏:呼、怒(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老妪:啼、苦
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世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老翁:走
4、请说说“妇啼一何苦”之“苦”,苦在何处?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三个儿子全都应征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家中现状: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委屈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老妇自请应役
5、“苦”的根源是:
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安史之乱)
主题小结(3):《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课外拓展(3):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还有哪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十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
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
疏通文意,记忆重点字词
分析文章
板书设计
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

夜——住宿——发展:听妇前致词

夜久—未眠——高潮:请从吏夜归

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相关说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入(2)
背诵古诗《春望》
介绍背景: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重点字词(2)
号(háo)
重(chóng)
罥(juàn)
长(cháng)
坳(ào)
衾(qīn)
恶(è)
丧(sāng)
厦(shà)
大庇(bì)
突兀(wù)
见(xiàn)此屋
三、疏通文意、重点字词(15)
译文: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
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
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
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重点字词:罥:挂结
见:出现
长:高
衾:被子
突兀:高耸的样子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四、整体感知(15)
明确主题:“……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可能写了一件风卷茅草并由此产生的联想的事。
1.初步感知诗歌的大意。
(1)风起——秋风卷茅(焦灼苦痛)
(2)茅飞——群童抱茅(愤懑无奈)
(3)屋漏——夜雨难眠忧思不绝)
(4)愿望——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忧国忧民)
品味语言,升华文章情感
1.在本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风的?写出了秋风的哪些特点?
作者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2.作者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一个“飞”字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于风中是沉缓飘动,而诗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缓之中突出了诗人眼见茅屋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3.作者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作者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4.赏析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5.你从本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主题小结(3):这首诗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的祟情怀。
课外拓展(3):崇高情怀诗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了解诗歌背景
疏通文意、记忆重点字词
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学习描写方法
板书设计
(1)风起——秋风卷茅(焦灼苦痛)
(2)茅飞——群童抱茅(愤懑无奈)
(3)屋漏——夜雨难眠忧思不绝)
(4)愿望——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忧国忧民)
顺序:时间顺序
实——虚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
随笔。假如时光穿越,回到一千多年前,你站在杜甫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什么?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相关说明
《卖炭翁》
一、导入(2)
回忆白居易的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叙事诗《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作者介绍、重点字词(2)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讽喻诗的特点:
特点: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
2.介绍“宫市”。
“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
生字词:
鬓(bìn)辗(niǎn)
辙(zhé)
两骑(jì)
敕(chì)
三、疏通文意、重点字词(15)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人,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重点字词:薪:柴。
辗:通“碾”,轧。
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
叱:吆喝。
通假字:直:同“值”,价钱。
四、整体感知(15)
1.这是一首叙事诗,本文的叙事要素是什么呢?
地点——市南门外。
人物——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事件——记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烧炭—运炭—抢炭)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外貌描写。“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心理描写。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请从文章中找出使用对比手法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1)“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3)“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强烈对比之中写出了卖炭翁为生活所迫的悲苦无奈,“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主题小结(3):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外拓展(3)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
疏通文意,记忆重点字词
分析文章
板书设计
事件:烧炭—运炭—被夺炭
对比: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
牛困人饥——翩翩两骑
衣正单——愿天寒
卖炭翁——苦
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
2.背诵诗歌
3.卖炭翁的一车炭就这样被宫使无情的夺走了,那他在回家的路途中究竟会发生什么呢,请同学们续写《卖炭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