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yùn)
贮存(zhù)
静谧(nì)
碣石(jié)
B.窠巢(guǒ)
积蓄(xù)
抖擞(sǒu)
吝啬(lìn)
C.地毯(tǎn)
镶牙(xiāng)
棱镜(líng)
竦峙(sǒng)
D.黄晕(yùn)
发髻(jì)
莅临(lì)
沧海(cāng)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高而远)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这里指婴儿出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D.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描绘了四季中的雨,借雨展示出了四季美丽图景,且充满情趣,富有韵律美。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飘逸自然著称。
5.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5分)
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品名胜古迹的意蕴……
(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4分)
夏天是个好季节。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1分)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
山高
声随月亮
歌临风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为什么是“古道西风瘦马”,而不是“古道清风瘦马”呢?(3分)
8.“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二)(2019·徐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秋山寻野
从维熙
①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②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③车子开了大约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所发现。
④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⑤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⑥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
⑦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⑧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际。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⑨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⑩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
?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刻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逍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有改动)
9“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4分)
10.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受骗上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人心脾
11.品析语言。(6分)
(1)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际。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12.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4分)
13.请对文章的第④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江南的春天
梁衡
①己亥正月初一,北京的最高温度只有零下2摄氏度,草木枯黄。我漫步在江西上饶信江江畔,眼前却是一片绿色。远处有一团迷迷蒙蒙的红雾,走近竟是一株山桃……
②今年春节时正在江西上饶。信江浩浩荡荡,穿城而过。晨起无事信步江畔。
③信息报告,北京今天的最高温度只有零下2摄氏度,北方应该是冰雪茫茫,草木枯黄的吧,而这里却是一片绿色。石缝里钻出一棵不知名的草,开着一朵淡黄色的花。想北京,玉兰花是每年春回大地时较明显的标志吧,印象最深的是每年3月3日、5日“两会”召开的时节,中南海红墙外的玉兰树才努力鼓出一些花蕾,也偶尔会绽开几朵。算一下日子,今天才是2月5日,整整还差一个月呢,这路边玉兰树上的花苞已经鼓得快撑不住了有几朵已在枝头怒放,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远处有一团迷迷蒙蒙的红雾。走近一看,是一株山桃,已绽开细碎的花瓣,正乱红无数落满地。
④最有趣的是江边的柳树,细长的枝条上,还挂着去年没有落尽的叶子,只是略微有一点发黄,而褪去叶子的枝梢处却鼓出了今年的新芽有那性急的还绽开了嫩叶。不由想起清人张维屏的两句诗:“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寒尽春生,多么有趣的现象令我陷入了沉思,不由吟哦出一首小诗《江南春柳》:
去冬残叶仍在枝,
今春新芽又鼓蕾。
时光不觉暗中渡,
生命悄悄在轮回。
⑤穿过柳树行子,闪出一团耀眼的金黄。我想那大概是北方每年最早开的迎春花吧。走近一
看,却是一丛蜡梅。这是比迎春还早的花儿,不必等到春天,在腊月里就能开放。但为了抵御风寒,她的花朵表面天生有一层蜡质,这也难免遮掩了她的容颜,所以又叫“蜡梅”。而我今天看到的蜡梅却褪去了蜡衣,水灵灵的,一串儿笑声在枝头。
⑥还有,北方春色最典型的镜头是飞雪飘飘和在一片枯黄中悄悄露出草芽。韩愈诗:“新年都未
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说的是中原,如果再往西北呢?
像我当年生活过的内蒙古西部,“千里黄云白日曛”,这些年由于三北绿化造林,虽说生态大有好转,
但枯黄寒冷的底色是不会变的。而这里,悄悄涌动着的春色却是在一个大红大绿的深色背景中悄悄扮演。江南的树叶一律比北方的阔大宽厚,绿得发黑。在江边的马路旁,在小区的院子里,这个时节不里花的乔木、香樟、广玉兰、桂花、含笑、梓树,还有较矮的绿篱植物石楠、夹竹桃、八爪金盘都黛绿油亮。然后,那一行行如仪仗队式的茶花树,在浓密厚重的绿叶间怒放着艳红的花朵,有男人的拳头那么大。这花红得像谁在绿丛间泼了一团红墨,浓得化不开。以至于我几次想照一张花朵的特写,在镜头里却总难分清花瓣的纹路和层次。比茶花更人高马大的,是一行行的柚子树,自然也是稠密厚重的枝叶。不过,在密叶深处却高悬着几颗去年秋天还未摘去的黄柚。如果把这一望浓重的黛绿比作深邃的夜空,那么这穿越去年冬天而来的柚子,就是明亮的来自遥远夜空的星星。它们在春的门上,隆重地目送着过去的岁月,并迎接春的到来。
⑦南北之春,除了生命的涌动及其背景的不同便是空气湿度了。我住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能
记得起的见到太阳的日子也就三五天吧,整个世界就这样沐浴在绵绵细雨中。唐朝诗人杜牧的名
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雨,却如烟一样地轻软缥缈罩着人间,当然也罩着所有的树木花草。我记得在北京时,林业界的朋友说,北方的树其实不是被冻死的,主要是被春天的干风抽死的。你仔细观察,春天时树梢头一般都会被抽干了三五寸。在北方,春雨贵如油。在这里,则是整天整月的雨从天降,如烟如织。那些绿色的生命,止是只靠根部来吸收水分,它浑身的每一个细胞,
都在呼吸着天地间的湿润。怎么能不叶绿花红呢?
⑧我舒坦地伸开双臂,拥抱天地,正无边“雨”潇潇下,一江春水向东流。
(选自《北京晚报》2019年02月14日)
14.阅读全文,说说北京的春天和江南的春天有哪些方面的不同。(4分)
15.选文第⑥段“它们在春的门槛上,隆重地目送着过去的岁月,并迎接春的到来”中的“它们”具体指代什么?(2分)
16.品析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那些绿色的生命,岂止是只靠根部来吸收水分,它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吸着天地间的湿润。怎么能不叶绿花红呢?
17.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现代科学家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中把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归为: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选文中春天的北京和江南属于哪种差异?请从文章中选取一例做具体分析。(4分)
三、写作(30分)
19.(2019·苏州)古今、春夏、朝夕间……太阳无时不有;山巅、海边、家院里……太阳无处不在;青春的心灵看太阳,看到光明、温暖,看到亮丽生机,看到奉献看到爱……
请以《我在____________看太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请各位同学自附作文纸)
参考答案
一、1.D[解析]A项中“谧”应读“mì”,B项中“窠”应读“kē”,C项中“棱”应读“léng”。
2.C[解析]“响晴”应解释为“晴朗无云”
3.C[解析]A项搭配不当,“出现”应改为“呈现”;B项归类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D项语序不当,“任意被列强欺侮”应为“被列强任意欺侮”。
4.D[解析]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5.(1)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的是希望
(2)峨眉山月半轮秋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6)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1)示例:画家
就要用一幅长画来描绘它的鸟语花香
(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二、(一)7.这首元曲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孤寂愁苦的心情。
8.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9.(1)非人工栽培或驯化的纯自然的事物。
(2)脱离喧嚣世俗的自由与快乐。
10.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一往情深
11.(1)句子运用“久久”与“匆匆”两个叠词,描述生动、口语化,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空旷、幽静与山间自然纯正事物的喜爱。
(2)这个句子是对作者的动作描写,以“闭”“靠”“掏”“倒”“咽”等动词,表现作者身处山间的自由与随意,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12.童谣表现出儿童的纯真,陶渊明的“巷巾滤酒”表现其为人的纯朴、真实。以此来突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纯真、自由生活的热爱。
13.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我”与众游客形成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为下文赞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表现文章的主旨做铺垫。[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第④段先写游客多,而“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可见游客们爱随波逐流。再写“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以鲜明的对比,表现“我”与众游客的不同,自然引出下文—赞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三)14.(1)温度差距大。北京冰雪茫茫、草木枯黄,江南却是一片绿色、花朵待放。
(2)空气湿度差距大。北京干风阵阵、春雨贵如油,江南绵绵细雨、如烟如织。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和概括。通读全文,锁定相关段落③和⑦。从第③段中“北京今天的最高温度只有零下2摄氏度,北方应该是冰雪茫茫,草木枯黄的吧,而这里却是一片绿色”可以看出温度差距非常大。从第⑦段中的“南北之春,除了生命的涌动及其背景的不同,便是空气湿度了”可以看出湿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找出这两个方面后,然后概括作答即可。
15.江南这个时节所有涌动着春色的植物。[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从所指代词语的前一句或前一段内容去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它们”不单单指柚子树这一种植物,而是指第⑥段中所列举到的这些有异于北方春色的植物,也就是江南春天所有的植物。
16.示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情强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7.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作者将北京的春天和江南的春天进行对比,突出了江南春天温暖和湿润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纬度的差异。北京的玉兰花要在每年的3月初才会鼓出一些花蕾,偶尔绽放几朵。江南路边的玉兰树上的花苞在2月初就已经鼓得快撑不住了。
三、19.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