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主备课人
总课时数
02
单元课时
2
授课时间
2.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顺序和积的定位方法,能说明两位数乘两位数每步计算表示的意义,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积;学会用交换乘数位置计算的方法验算乘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积累探索计算方法的经验,培养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体会探索算法和发现验算方法的成功,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仔细检验的学习习惯。?
重
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难
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挂图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复习引入?1、口算
20×2
20×20
?
30×20
指名口算得数,说说怎样想的。2、笔算
出示:24×2
,要求学生列竖式笔算得数,指名板演。
检查笔算过程,说明笔算方法。二、引导探究1、引入算式
出示例3,学生读题,
问:要算一个有多少个,怎样列式?(板书:24×12)
这个算式和上面笔算的算式比,不同在哪里?(引出课题)2、探索算法
引导:你能看看图片上这12箱南瓜是怎样摆放的,想到可以怎样计算24×12吗?你能自己动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困难的在小组内讨论。?
交流算法,适当强调第2种方法。说明:计算12箱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12个24是多少。从图上看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算:先算10箱多少个和2箱多少个,再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一共多少个。?3、研究笔算方法。?(1)认识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按上面的想法,在竖式上一般先算2乘24,再算10乘24,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就是12箱一共的个数。
教师边说明边板书计算过程。(2)整理计算过程?问:刚才的计算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每一步分别算了什么?第一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的1×24得240?“4”应写在什么位上?“2”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在书写上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为什么??指出: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在板书上擦去“0”。)?4、归纳提炼??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指出:用竖式计算时,第一步用12个位上的“2”去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2”对齐;第二步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1”对齐;第三步要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5、完成“试一试”??引导:如果把竖式中的两个乘数交换位置,你认为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学生交流后,动笔算一算。
追问:得到的结果与大家的想法一样吗?从这个过程你还能想到什么???指出: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三、巩固应用?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2、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3、想想做做3??独立计算,用交换乘数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4、想想做做4??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班内交流。
5、想想做做6?
让学生写出得数,交流并呈现得数,有错的订正。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认识计算过程
(2)整理计算过程
(3)归纳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