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间的转化。
在描述位置的过程中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发现生活中的排队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发现生活中的排队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每天放学都要站路队,其实排队中也有很多学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排队中的问题。
二、讨论交流
同学们放学排队,从前面数,王红是第6个,李英是第15个,李英后面还有8人。
师:读过题目之后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王红第6人
2.
李英第15人
3.
李英后面还有8人。
师:得到了这些信息,你们知道这队同学是怎么站的了吗?老师来检验一下,如果你们能把图画对,才说明你们理解了。
生画图
检验图。如果有错误改正,如果全对则出示错误案例。
修改图。
师:你画的图和他画的一样吗?哪不一样?
(标6和15,6和第6,15和第15)
师:现在我们能够看到这队同学是这样排的,看着这福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么?
预设1: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2:王红和李英之间有多少人?
边提出问题边解决问题,学生边表述边在图中标出5
1
8
1
8的符号语言。
师:你还能怎样向大家说明王红和李英的位置?
预设3:王红从后面数排第18。
预设4:李英从后面数排第9。
生阐述想法,如果有不同意见生生之间交流讨论。
师:如果你是王红/李英,站在队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5:王红左边有几人,右边有几人?
预设6:李英左边有几人,右边有几人?
让学生演一演“现在我是王红,我的左边有5人,右边有18人,因为……”。
师:在刚刚我们同学的说的过程中,我们把这一队同学分成了好几个部分,王红前面的,王红,王红和李英之间的,李英和李英后面的。从不同角度描述他们的位置时,我们需要哪部分,就把哪部分拎出来就行了。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要知道这一队中一共有多少人,我们用去数吗?
预设:只要把这几部分加起来就行了
师:同学们排着队走到校门口,有两个同学看到家长先走了,现在队里还有多少名同学?
生来挪一挪,摆一摆,发现无论从哪里走,都是从这一队中少了2个人。
师:老师刚才发往黑板上一看,发现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咱们黑板上解决了这么多个问题,全都是用这一幅图。你们是怎么办到的呀?
以前一讲到排队问题,就有同学跟我说,老师,排队问题好难啊。现在你们还觉得排队问题难吗?谁帮助了你们呀?(图)以前我们解决排队问题的时候用画图然后数,现在我们不光可以数,还可以加。
三、发现提升。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也可以看作是小朋友排队的问题,比如说下面这种情况:
1.
新年到了,工人们要在从左数的第3根电线杆到从右数的第3根电线杆之间挂上灯笼,一共需要多少个灯笼?
(师:这和我们今天学到的排队问题有关系吗?你把这些电线杆当成小朋友排队来说一说吗?)
6月就要到了,小丽的妈妈从6月7号到6月20日出差,小丽想知道要出差多少天。
(师:你能把它变成小朋友排队的问题来说一说吗?)
我们的教室中有哪些地方和排队有关系,你能找找吗?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和排队有关,留给你下课以后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