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19 11: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望庐山瀑布》吟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通过吟诵的引领,力求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吟、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学习吟诵《望庐山瀑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学习吟诵,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吟诵?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本学期,我们学了李白的哪首诗?指名背诵。?
2.吟诵《早发白帝城》,引入吟诵。?3.简介吟诵?
吟咏诗词,诵读文赋。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继往圣之绝学,留华夏之文脉。?
刘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有专家认为,不吟诵的古诗词已经不是古诗词的原貌了。?
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吧,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揭题: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
3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以多种形式读这首古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指名读诗歌,要求读好节奏?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观察画面,理解诗意。?
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4.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四、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从哪些字,哪些词中看出来了??
课件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五、学习吟诵?
1.教师范吟,说明是华调吟诵。?
2.简要介绍吟诵规则:?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规则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
3.学生练习吟诵。?
4.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
(4)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吟诵一番。?
(5)指名配乐吟诵。?
(6)指名一个小组吟诵,没人一句。?
(7)齐吟:听着你们的吟诵,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又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