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字词过关
课文解读
纸的发明
课堂练习
课文诵读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猜谜:
生得轻巧白净,
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
深受人类欢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指南针
火药
造纸术
印刷术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拼一拼,读一读,给下列生字注音
字词过关
chuàng
cún
cài
lún
ōu
zhōu
shè
创
造
携
手
xié
存
制
蔡伦
欧洲
社
zhì
保
会
造
lěi?
积累
朝鲜
xiǎn?
仔细观察,写一写下面生字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验
阿
欧
洲
社
课文解读
总领全文:高度评价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
读一读2~4自然段,在相应的位置上做标记:我国的造纸术发明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1.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造纸方法发明以前:
2.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缺点:
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3.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优点:
比竹片、木片轻便。
缺点:
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西汉时代:
缺点:
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东汉时代:
收集原料
剪碎、切断
浸水、捣烂成浆
晾晒成品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齐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我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来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文章主旨的深化,与第一段遥相呼应,高度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赞美了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课堂练习
chuànɡ
zào
xié
dài
cài
lún
(
)
(
)
(
)
shè
huì
ōu
zhōu
cháo
xiǎn
(
)
(
)
(
)
1、看拼音,写词语。
创
造
携
带
蔡
伦
社
会
欧
洲
朝
鲜
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形容。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富五车
大
物美价廉
本课时讲解结束,同学们如果还有疑问,请与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