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经历“剪一剪、折一折、辨一辨”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动手能力。
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过程: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
(一)猜谜导入
大家猜一猜这是?青蛙的一半。
你能在脑中想想,他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吗?
生1:相同。
生2:另一半和它一模一样。
(二)感知对称
1.主题图中找对称
我们在这幅主题图找找,哪些图形还是这样两边一模一样的?
生:小兔子钟表,风筝,观光电梯,小火车的车厢,缆车的车门......
2.老师也找了一些图片,你发现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树叶、蝴蝶、天安门,脸谱,看上去左边和右边
两边一模一样。
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由左右两边一模一样的图形,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三)新知探究
1.动手操作
孩子们,对称的图案有很多,看老师如何创作一个对称图形?
你能向老师这样快速的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
谁来读活动要求:
剪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图形
爱心、小树、葫芦。
完成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剪的?
2.同桌交流,说明剪法。
叫3位同学来回答,展示作品;
生:对折。像这样画一画,在沿着画的线剪开。
那你们发现,他们都说了要对折,为什么要对折?打开后才能一模一样。
3.揭示概念
指折痕:把剪好的图形打开,看中间有一条折痕,请你摸摸这条折痕,这条折痕就叫做对称轴。
画对称轴:我们来画出这条对称轴,用尺子比着,画成虚线。
沿着对称轴对折,展开,对折,展开,两边完全一样,完全重叠,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四)巩固练习
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判断是轴对称图形?
1.你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吗?蜻蜓和汽车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我们没法对折,拿出尺子,放在第一幅图的对称轴上,两边对称,
第二副图,梳子,竖着放不对称,横着放也不对称。
第四幅图,尺子竖着,横着,斜着放,两边都不一样,不是。
2.动手折一折
先判断是否为轴对称的?平行四边形不是。
分别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和圆可以横着,竖着,斜着,还能一直折下去,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3.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0
竖着,横着都对称
8竖着对称
3不是,仔细看,3的上半部分小,下半部分大。
4.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回顾,这颗小树是从这张纸上对折后剪下来的,
对答案,梯形,三角形,圆,正方形
(五)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1.我们的教室,还有哪有哪些是对称的?
生举例:教室门,钟表,黑板,黑板擦,我们自己就是对称的,等等还有好多。
2.你能用身体做一个轴对称的动作吗?
(六)图片欣赏
设计师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和地标性建筑,请大家欣赏。
(七)总结
1.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认识了对称现象
,通过动手、折、认识了轴对称图形。
2.学会数学的眼光发现美,希望大家能应用今天所学知识,把我们生活装扮的更美丽。
四、教学反思
(一)整节课基本达成教学目标,整节课老师讲的多,应适度放手,相信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过渡语的表述上有些凌乱,缺少总结。
(二)教学重难点处理
动手剪一剪,折一折的活动,学生基本上能按老师的要求来操作剪刀,纸片。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中有对称轴。
(三)练习题处理
安排的四道练习题,学生比较扎实的理解知识点,应让学生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