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4:2.2机械波的图像描述 课时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惠阳区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4:2.2机械波的图像描述 课时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0 08: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机械波的图像描述
1.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
=0
s时刻波形如甲图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乙图是波上某一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传播速度为v
=2m/s
B.图乙可以表示a点的振动
C.图乙可以表示b点的振动
D.a、b两质点在t
=1.5
s时速度相同
2.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2m/s,则(  )
A.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B.P点振幅比Q点振幅小
C.经过△t=4s,质点P将向右移动8m
D.这列波的周期是4s
3.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图甲是时的波形图,图乙是处质点的振动图像,a、b质点在x轴上平衡位置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轴正方向传播
B.波的传播速变为0.5m/s
C.t=1.5s时,a、b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均等大反向
D.从t=1.0s到t=1.5s质点a的路程为10cm
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2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在x=8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m/s
B.x=2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y方向振动时,x=8m处的质点在波峰
C.该波的波长可能为8m
D.在0~4s内x=2m处和x=8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均为6cm
5.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相距1.8m,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周期T为0.2s,则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可能是(  )
A.18m/s
B.12m/s
C.6m/s
D.3.6m/s
6.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
s时刻的波形图,x=1.2
m处的质点在t=0.03
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
H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
m/s
C.t=0时x=1.4
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各质点在0.03
s内随波迁移0.9
m
7.质中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5cm/s,其中质点O(x=0)的振动方程为y=10sin10πt(cm),t=0时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关于x=6cm处的质点P,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
B.振动的周期为0.2s
C.在t=1.2s时开始振动
D.一个周期内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1cm
E.在t=2.15s时的位移为–10cm
8.两列简谐横波I和II分别沿x轴方向传播,两列波的波速大小相等,振幅均为5cm,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如图所示,x=-1cm和x=1cm的质点刚开始振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I、II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2:1
B.t=0时刻,P、Q两质点振动的方向相同
C.两列波将同时传到坐标原点O
D.两列波的波源开始振动的起振方向相同
E.坐标原点始终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10cm
9.一简谐横波沿图中x轴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1和t2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2-t1=0.5s。由图判断下列哪些波速是可能的(  )
A.4m/s
B.14m/s
C.24m/s
D.34m/s
10.如图所示,振源O起振方向沿+y方向,从振源O起振时开始计时,经t=0.9s,x轴上0至12m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简谐波,则(  )
A.上图所示波形图中12m处的质点已经振动周期
B.t=0.9s时,x轴上2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向上
C.波的周期(n可取0,1,2,3…)
D.波的波速一定是20m/s
11.如图所示,a、b、c是处于同一均匀介质中某一直线上的三个质点,一列简谐波的波源在b点,波同时沿该直线向ba和bc方向传播,a、b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L1=7
m,各质点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T=0.4
s,波长4
m≤≤5
m,t1=0时刻,波刚好传到质点a,此时质点b恰好位于波峰,t2=1.6
s时刻,质点c第一次到达波谷,求:
(1)简谐横波的波长;
(2)b、c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L。
12.如图所示,甲为时轴上横波的波动图象,乙为该波中平衡位置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根据图中信息,求:
(1)波的传播方向;
(2)该波的波速大小;
(3)从时刻再经过,处的质点的位移和它通过的路程。
13.有一列简谐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位于原点O的位置,P、Q是x轴上的两个点,P点距离原点O的距离为3m,Q点距离原点O的距离为4m。波源在某时刻开始起振,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波源起振4s后,位于P处的质点位移第一次达到最大值2m,再经过3s,位于Q处的质点第一次达到负的最大位移-2m。求:
①波长和波速;
②波源起振20s时,平衡位置距离O点为5m的质点R的位移和该20s内质点R运动的路程。
14.甲、乙两列横波传播速率相同,分别沿x轴负方向和正方向传播,t0时刻两列波的前端刚好分别传播到质点A和质点B,如图所示,设t0时刻为计时起点,已知甲波的频率为5Hz,求:
(1)t0时刻之前,x轴上的质点C振动了多长时间?
(2)在t0时刻之后的0.9s内,x=0处的质点位移为+6cm的时刻.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由图可知:T=2s,波长:λ=8m,则,选项A错误;
B.t=0时刻,a点的波峰位置,则图乙不是a点的振动图像,选项B错误;
C.t=0时刻,b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则图乙可以表示b点的振动,选项C正确;
D.t
=1.5
s=T,则a点在平衡位置,b点在波峰位置,此时a、b两质点的速度不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
A.由同侧法可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A正确;
B.P、Q两点的振幅相等,都是5cm,故B错误;
C.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在y轴方向振动,在x轴方向没有位移即不会随波逐流,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波长λ=4m,则
T=
故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A.由图乙可知,时刻质点速度向上,由波形平移法可知,这列波沿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
B.由图知
则波速为
故B错误;
C.a、b质点在x轴上平衡位置分别为

可知,a、b相距半个波长,故此两点为反相点,a、b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均等大反向,故C正确;
D.从1.0s到1.5s,质点a经过个周期,经过平衡点时的速度大,则
故D错误。
故选C。
4.BC
【解析】
C.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图可知,t=0时刻,x1=2m处质点位于波谷,x2=8m处在t=9s时刻才位于波谷,时间相差
所以
得到波长为
当n=0时,,选项C正确;
A.由图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s,则该波的波速
当n=0时,;
当n=1时,。
可知该波的传播速度不可能为2m/s,选项A错误;
B.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2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y方向振动时(如t=3s时),x=8m处的质点在波峰,选项B正确;
D.由图可知,在0~4s内x=2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6cm,而x=8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小于6cm,选项D错误。
故选BC。
5.ACD
【解析】
由振动图像可知,两点间的振动情况相反,所以两点距离为
变形可得
由图像可知
因此波速为
当时,
当时,
当时,
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6.AC
【解析】
A.由题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可知波向右传播.则时间,频率
;
当n=3时,f=125Hz.故A正确.
B.波速的通项
,n=0,1,2…..
因为n是整数,故v不可能等于10m/s.故B错误.
C.t=0时x=1.4m处质点位于x轴上方,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C错误;
D.质点不随波迁移.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由两个时刻的波形列出通项的能力.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是高考考查的五大能力之一.
7.BCE
【解析】
A.根据质点O做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
可知其振动图像是正弦曲线,t=0时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介质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则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故A错误;
B.由
可知
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故B正确;
C.波从质点O传到P的时间
即质点P在时开始振动,故C正确;
D.质点P只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故D错误;
E.在时质点P已经振动了
则在时质点P到达波谷,位移为,故E正确。
故选BCE。
8.ACD
【解析】
A.由图可知,,据得波速相同时频率与波长成反比,为2:1,则A正确;
B.在t=0时由波的传播方向结合平移法知P点向下振动,Q点向上振动,
B错误;
C.两列波的波速相同,由,知同时传到O点,C正确;
D.由平移法知两列波均为起振方向向上,D正确;
E.两列波的波峰距离坐标原点的距离为1.5cm和2cm,故不能同时到达坐标原点,不是振动加强点,则E错误。
故选ACD.
9.BD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
B.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
故波速为
取n=2,则波速为14m/s,故B正确;
D.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
故波速为
取n=4,则波速度为34m/s,故D正确;
AC.由上面分析可知,无论n取多少,波速都不可能为4m/s或24m/s,故A、C错误;
故选BD。
10.BD
【解析】
A.因振源O起振方向沿+y方向,经t=0.
9s,x轴上0至12m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简谐波,可知此图显示的波形不完整,又因是第一次出现,所以12m处质点的右边还有0.
75个波长的波形图,说明该质点已经振动周期,故A错误;
D.由A知,波在0.9s时间内传播了18m,则波速为
选项D正确;
B.波向右传播,由平移法可知在t=0.
9s时,x轴上2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选项B正确;
C.由图可知波长λ=8m,所以有
因第一次出现此波形,所以周期是一特定的值,C错误。
故选BD。
11.(1)4
m;(2)22
m
【解析】
(1)设波长为,则有两种可能:
+n=L1(n=0,1,2,,3,),解得=,当n=1时,=4m符号题意。
或者:+n=L1,(n=0,1,2,3,),解得=,由于4
m≤≤5
m,没有符号题意的解,所以简谐横波的波长=4
m,且知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
(2)波速v==m/s=10
m/s,b、c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L=L1+v(t2-)=7m+10
(1.6
s-)m=22
m。
12.(1)
沿方向传播;(2)
;(3)0.2m,
【解析】
(1)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时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由题图甲可以判断出此波沿方向传播。
(2)由题图甲知,由题图乙知,所以波速
(3)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研究从图示时刻质点经时的位移即可,所以经质点的位移为,每半个周期路程为,所以路程
13.(1)1m/s;4m
(2)-2m;30m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P点从开始振动到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
故波传到A点的时间为:
则有:
同理,B点从开始振动到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为
故波传到B点的时间为:
则有:
联立解得:,
波长:
(2)距离O点为5m的质点R第一次向上振动的时刻为:
波源起振20s时,质点R已振动了:
因此波源起振20s时质点R在波谷,位移:
波源起振20s质点R运动的路程:
14.(1)

(2)

【解析】
(1)由题中条件可知,甲波的周期为
波速为:
乙波的周期为
由图可知,D点开始振动的时刻距图中时刻为
得质点D已振动时间
(2)x=0处的质点位移为+6
cm,表明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到达x=0处.
甲波的波峰到达x=0处的时刻为:
(m=0、1、2、3……)
乙波的波峰到达x=0处的时刻为:
(n=0、1、2、3……)
解得
m=2n+1
n=0时
m=1
t=0.2
s
n=1时
m=3
t=0.6
s
n=2时
m=5
t=1
s
可知:在之后的0.9
s内,x=0处的质点位移为+6
cm的时刻为0.2
s和0.6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