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4:3.3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课时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惠阳区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4:3.3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课时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0 08: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1.下列物体使用利用电磁波的是(

A.手机
B.电冰箱
C.空调
D.洗衣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匀变化的电场能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C.在电磁波谱中,
射线的波长最长
D.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制
3.在电信传输过程中,把传输的电信号加载在高频等幅振荡上的过程叫做
A.调制
B.调频
C.调幅
D.调谐
4.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过程如图甲所示。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如图乙所示,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产生低频信号如图丙所示。根据以上图象,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图像应是(  )
A.B.
C.D.
5.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它既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也用于从更复杂的信号中分离出特定频率的信号,它们是许多电子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已知LC振荡电路自感系数L越大、电容器的电容C越大,振荡周期越大,当该电路激发的电磁波以速度v向空间传播,则电磁波的波长最可能为(  )
A.
B.
C.
D.
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速度变大
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C.声波和电磁波都可在真空中传播
D.雷达是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7.以下关于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B.发射电磁波的两个重要条件是采用高频和开放性LC电路
C.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时,计时的起始位置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为宜.
8.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B.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C.电磁波有时候表现为横波,有时候表现为纵波
D.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相互垂直
E.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速度变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机械波均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
B.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C.观察者靠近波源接收到的频率降低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后,会发散成彩色光带
E.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不可以通过有线传输
10.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B.手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C.收音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D.收音机不能发射电磁波,只能接收电磁波
11.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要想接收波长为λ的电磁波,应把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至(c为光速)多少?
12.从地球向月球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地球与月球间往返一次所用时间是多久?
参考答案
1.A
【解析】手机是通过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故使用利用电磁波的是手机,故选A.
2.B
【解析】均匀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稳定的磁场,所以A错误;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热辐射,发射红外线,故B正确;在电磁波谱中,
射线的频率最高、波长最短,所以C错误;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故D错误。
3.A
【解析】
调制器的作用是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A正确;调频与调幅是将信号加载于电磁波的两种方式,BC错误;调谐器的作用是从天线接收的各种各样的电磁波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D错误.
4.B
【解析】
由图可知,该调制为调幅,即发射信号的振幅随声音信号振幅的变化而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
而电磁波以速度v向空间传播,则由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根据n=c/v可知,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频率不变,故A错误;根据电磁波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故B错误;声波属于机械波,它的传播离不开介质,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故D正确.故选D.
7.BCE
【解析】
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选项A错误;
发射电磁波的两个重要条件是采用高频和开放性LC电路,选项B正确;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选项C正确;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选项D错误;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时,计时的起始位置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为宜,选项E正确;故选BCE.
8.ADE
【解析】
A.电场和磁场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选项A正确;
B.电磁波也可以通过全反射在光缆中传播,选项B错误;
C.电磁波是横波,选项C错误;
D.电磁波是横波,其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且与传播方向垂直,选项D正确;
E.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频率不变,速度变小,选项E正确。
故选ADE。
9.ABD
【解析】
A.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A正确;
B.简谐运动的周期由振动系统内部因素决定,与振动幅度无关,故B正确;
C.观察者靠近波源,间距变小,则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增大,故C错误;
D.太阳光为复合光,复合光中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后,会发散成彩色光带,故D正确;
E.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电磁波也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故E错误。
故选ABD。
10.AD
【解析】
AB.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将要传递的信息用电磁波发射出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接受电磁波来获取他人传递给自己的信息,故B错误,A正确;
CD.收音机只能利用天线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1.
【解析】
接收电磁波必须进行调谐,使接收回路产生电谐振,由产生电谐振的条件f固=f电磁波得
解得
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和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发生电谐振.以及掌握电磁振荡的频率f=.
12.2.56s
【解析】
电磁波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是以光速传播的,光速为3×108m/s,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得在地球与月球间往返一次所用时间。
【详解】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
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为
电磁波在地球与月球间往返一次所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