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桃花源记》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6-01 17: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特点
封建国家分裂
政权交替 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
《潼关怀古》
世外桃源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
桃花源记
山东临沂行知实验学校 语文组
2003年5月19日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作者简介:
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入仕,作过一些地方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 ,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到逝世,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读准下列红色字的音: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 ) 黄发垂髫( ) 怡然自乐( ) 便要还家( )
诣 太 守( ) 刘 子 骥( )
读准下列红色字的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今词义的差别:
鲜美
鲜艳美丽。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味道)新鲜、可口。
妻子
妻子儿女。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芳草鲜美”
“阡陌交通”
“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绝境
古今词义的差别: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不管(连词)
“来此绝境”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小结:这一部分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经过和所见的奇丽景色。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小结:这一部分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历。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
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小结:这两自然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的经过,是事件的结局和尾声。
文章结构:
为什么
寻不到?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各位领导、老师: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且准备不够充分,此课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予以批评指正。权作一枚投水石子,亦或是抛砖引玉,意在激起我校教学手段的更新、教育观念的改革与创新。 在此,一并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仁在课件制作、资料收集、设备调试等方面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