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闭,紧,润”5个字,写好“哄,先,闭”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利用课文信息,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美丽的样子。初步体会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难点
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过程
一、由实际生活导入新课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平时会做些什么吗?(全班交流)
2.教师过渡: 妈妈做了好多活呀,她累了,乏了,该好好睡一觉了。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
3.?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板书:7 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标出生字
1.教师范读,要求:认真听,听仔细。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学生分段读。
教师过渡:这几个同学读得又正确又流利,老师为你们的妈妈感到骄傲。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1.朗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识记生字“哄”: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加一加)请学生说说哄为什么是口字旁。
(2)指名小老师领读。
(3)出示生字卡片(换偏旁认读)
2.初步体会妈妈的辛苦。
教师过渡: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谁能当小老师帮我们认读这个生字。
(1)识记生字先,它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2)教师引导:妈妈在哄我睡觉时,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
(3)指导朗读:妈妈太累了,睡着了,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学生读。
3.整体感知,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同桌互读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板书:美丽,温柔,劳累)
四、细读第二段,感受妈妈的美丽,体会深情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识记生字“闭,紧,润”。
①识记生字闭:出示闭的金文字形,演示其变化过程,通过闭我们还能认识哪些字?
②识记生字紧,它的反义词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识记的?(区分紫和紧)
③识记生字润:为什么是三点水,理解红润。
④出示“润”在字典中的解释,学生填空。
出示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美丽?
①指名说(“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
(3)学习带“的”字的短语
①读好带的字的短语,注意把的读的轻而短
②当堂训练,请学生拓展说话“( )的眼睛 , ( )的头发”。
五、练习朗读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全班齐读。
教师过渡:睡梦中的妈妈是美丽的,也是温柔和劳累的,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六、生字回顾
出示本节课的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七、书写指导
出示本节课的生字。
(1)学生观察“哄”,提出书写小建议。
(2)教师提出建议,板书。
(3)学生练习,同桌互提意见。
2.学生观察“先”
(1)提出书写建议。
(2)教师提出建议,板书。
(3)学生练习,同桌互提意见。
3.学生观察“闭”
(1)提出书写小建议。
(2)学生自己练习。
(3)展示评议。
(4)每个字根据建议再练习两个。
八、课外拓展
出示《游子吟》,师生齐读。
九、作业布置
1.把自己最想说给妈妈的话写在心形卡片的背面,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2.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十、板书设计
7.妈 妈 睡 了
美丽
温柔
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