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光的干涉
1.在阳光下,竖直放置的肥皂膜上呈现彩色条纹,可以观察到( )
A.竖直方向的条纹,是由于不同频率的光各自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
B.竖直方向的条纹,是由于相同频率的光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
C.水平方向的条纹,是由于不同频率的光各自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
D.水平方向的条纹,是由于相同频率的光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
2.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心对称轴位置稍微向上移动,则(
)
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
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不变
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略上移
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其中央亮条纹的位置略下移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4.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在屏上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增大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增大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5.如图所示,一束复合光垂直玻璃砖界面进入球形气泡后分为a、b两种色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砖的气泡缺陷处显得更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
C.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
D.若保持复合光的方向不变仅将入射点上移,则a光最先消失
E.若让a、b二色光通过一双缝干涉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6.分别以红光和紫光先后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得到相邻的明条纹间的距离分别为Δx1和Δx2,则( )
A.Δx1<Δx2
B.Δx1>Δx2
C.若双缝间距离d减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Δx1增大
D.若双缝间距离d减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Δx1不变
7.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1和S2与单缝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屏上O点距双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P点是距O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如果将入射的单色光换成红光或蓝光,讨论屏上O点及其上方的干涉条纹的情况是( )
A.O点是红光的亮条纹
B.O点不是蓝光的亮条纹
C.红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
D.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
E.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下方
8.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现象是由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
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E.若使用半径小一些的凸薄透镜,则干涉条纹的间距要变大
9.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侧是红色光,b侧紫色光
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
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侧光的传播速率
E.在同种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
10.彩虹是由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形成的.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束白光L由左侧射入雨滴,a、b是白光射入雨滴后经过一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后的其中两条出射光(a、b是单色光).下列关于a光与b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雨滴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B.a光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
C.用同一双缝干涉仪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a光条纹间距大于b光条纹间距
D.a光、b光在雨滴中传播的波长都比各自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要长
E.若a光、b光在同一介质中,以相同的入射角由介质射向空气,若b光能够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够发生全反射
11.为了减少玻璃表面光的反射损失,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折射率n=1.25的增透膜.设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700
nm,为使这种波长的反射光能最大限度地被减弱,所涂薄膜的最小厚度应是多少?
12.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的双缝间距离d=0.1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纹的间距是3.8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λ是多少?假如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13.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求光从a到b所需的时间t.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故从肥皂薄膜的观察到水平干涉条纹,用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即不同频率的光各自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
A.竖直方向的条纹,是由于不同频率的光各自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竖直方向的条纹,是由于相同频率的光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水平方向的条纹,是由于不同频率的光各自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水平方向的条纹,是由于相同频率的光在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叠加的结果,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心对称轴位置稍微向上移动,通过双缝S1、S2的光仍是相干光,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的位置经过S1、S2到S的路程差任等于0.SS1<SS2,SS1+S1P=SS2+S2P那么S1P>S2P,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ABC错误D正确.
3.D
【解析】
金属丝圈的转动,改变不了肥皂液薄膜的上薄下厚的形状,由干涉原理可知干涉条纹与金属丝圈在该竖直平面内的转动无关,仍然是水平的干涉条纹,D项对.
4.BC
【解析】
根据知,双缝条纹间距增大,可能是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变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减小,换用了波长更大的单色光源,即频率更小的单色光源。
A.增大光源到单缝的距离,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增大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C。
5.ACD
【解析】
玻璃砖的气泡缺陷处显得更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故A正确;由题图知,两光射向空气时,玻璃对b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因此a光的折射率较大,再依据,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钮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故B错误;玻璃对a光的偏折程度较大,a光的折射率较大,则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故C正确;因a光的折射率较大,由
知,a光的临界角较小,若保持复合光的方向不变仅将入射点上移,则a光最先达到全反射的条件,从而a光最先消失,故D正确;让a、b二色光通过一双缝干涉装置,因a光的折射率较大,那么其波长较短,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则b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故E错误.所以ACD正确,BE错误.
6.BC
【解析】
由Δx=λ可知相同,λ越大Δx越大;l、λ不变,d减小,Δx增大.
AB.因红光波长大于紫光,则Δx1>Δx2,选项A错误,B正确;
CD.若双缝间距离d减小,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Δx1增大,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
7.ACE
【解析】
AB.O点处波程差为零,对于任何光都是振动加强点,均为亮条纹,故A正确,B错误;
CDE.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x=λ因为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蓝光的波长小于绿光,则红光的条纹间距大于绿光,蓝光的条纹的间距小于绿光,所用红光的第一条亮纹在P点的上方,紫光的第一条亮纹在P点的下方,故CE正确,D错误。
8.ACE
【解析】
AB.由于在凸透镜和平板玻璃之间的空气形成薄膜,所以形成相干光的反射面是凸透镜的下表面和平板玻璃的上表面,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凸透镜的下表面是圆弧面,所以形成的薄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形成不等间距的干涉条纹,故C正确,D错误;
E.若使用半径小一些的凸薄透镜,则空气薄膜上的厚度变化更快,则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要变大,故E正确.
9.BCE
【解析】
A.红光的折射率小,所以偏折角小,故b侧为红色光,a侧为紫色光,选项A错误;
B.红色光的波长比紫色光的波长长,即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选项B正确;
C.因为a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折射率较大,即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选项C正确;
D.根据
可知,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率小于b侧光的传播速率,选项D错误;
E.根据
可知,在同种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则E正确.
10.ABE
【解析】
A.从光的折射光路可知,a光折射率大,即,选项A对;
B.根据,折射率越大,介质中传播速度越小,即a光在水珠中传播速度小,选项B对;
C.折射率越大,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即a光波长短,双缝干涉实验,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宽,所以a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窄,选项C错;
D.光在两种介质表面发生折射时,频率不变,从空气进入水珠,传播速度变小,所以波长变小,选项D错;
E.光线从介质到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即a光全反射的临界角小,当b光能够发生全反射时,已经超过了a光的临界角,a光也一定能够发生全反射,选项E对.
11.140
nm
【解析】
为了使玻璃表面的反射光最大限度地被减弱,要求在玻璃表面所涂的增透膜的厚度,恰好满足从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的光干涉相消,但薄膜的厚度不宜过大,其最小厚度应为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设该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频率为,则
n=
λ=m=5.6×10–7
m
增透膜的最小厚度
d=λ=1.4×10–7
m=140
nm
12.(1)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波长λ是6.3×10﹣7m;
(2)屏上的明条纹间距是2.85×10﹣2m.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x=λ,可得红光的波长.进入水中,红光的波长发生改变,则明条纹的间距发生变化.
解:(1)根据△x=λ,解得红光的波长为:
λ=△x=×3.8×10﹣2m=6.3×10﹣7m.
(2)因为v=,所以λ=
则红光进入水中的波长为:λ′===
所以△x=λ′==2.85×10﹣2m
故屏上的明条纹间距是2.85×10﹣2m.
答:(1)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波长λ是6.3×10﹣7m;
(2)屏上的明条纹间距是2.85×10﹣2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波动和振动的关系,以及条纹间距公式△x=λ的应用.
13.
【解析】试题分析:设光在鳞片中的折射角为γ,根据折射定律有:2分
根据折射率定义式可知,光在鳞片中传播的速度为v=2分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光从a到b的过程中,在鳞片中通过的路程为:s1=2分
在空气中通过的路程为:s2=1分
所以光从a到b所需的时间为:t=+2分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3分
考点:光的折射、全反射。
视频
(?http:?/??/?qbm.xkw.com?/?console?/??/?media?/?BkxHmTNfWlTqI5HwcCMdSOXcW5WqgXOI_MAq32tChGOefNjD8u-W05OFGSURYbRFn68DsL9LwZ484g46YJy-AeJoW6f5k_dP0q5l3PJAEy3JZY0J9BXu3YAi6P6eOqE7d4PzhMfR9yrGqYq9wLNH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