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电磁波的应用
1.2019年
4
月
10
日
21
点,「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项目在全球六地同时召开了发布会,正式公布了观测到的一个位于室女A星系(M87)的黑洞,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事件视界望远镜特定的电磁波观测波长约为1mm,而可见光的波长大约在400nm-700nm范围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波段的电磁波可以使逸出功为2.29eV的Na发生光电效应
B.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的波段属于x射线
C.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的波段属于α射线
D.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的波段不能直接引起人的视觉
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
B.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
C.在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3.“歼-20”隐形战斗机的横空出世,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其隐形的基本原理是机身通过结构或者涂料的技术,使得侦测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出现漫反射,或被特殊涂料吸收,从而避过雷达的侦测.已知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在200
MHz至1
000
MHz
的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隐形战斗机具有“隐身”的功能,是巧妙地利用了雷达波的衍射能力
B.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
D.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可能是纵波,也可能是横波
4.如图所示是医生用计算机辅助某种射线断层摄影(简称“CT”)检查身体的情景,这种能穿透身体的射线是_
___.
A.X射线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可见光
5.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6.下列过程中,没有利用电磁波的是
( )
A.电视机接收卫星电视信号
B.移动电话通话
C.电风扇通电后正常运转
D.雷达发现飞机
7.2019年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首次成功实现4K超高清内容的5G网络传输。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5G万物互联的商用网络新时代。所谓5G是指第五代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频段的无线电波。现行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其频段范围是1880~2635MHZ.5G相比4G技术而言,其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数十倍,容量更大,时延大幅度缩短到1毫秒以内,为产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G信号是纵波,5G信号是横波
B.4G信号和5G信号相遇能产生干涉现象
C.4G信号比5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4G信号比5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8.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广播
B.红外线探测器能探测出物体的红外辐射
C.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健康有益
D.因为射线穿透能力不强,可用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
9.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
B.麦克斯韦第一次在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C.电磁波是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能够灭菌
10.[选修模块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5代移动通讯系统(5G)采用28GHz毫米波通信,该电磁波信号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
B.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C.红外线与紫外线相比,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11.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是: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__________.从而预言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电磁波按照波长由长到短排列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________、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12.“嫦娥三号”依靠________(选填“电磁”或“声”)波将拍到的月貌图片传回地球,此波由真空进入大气的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选填“速度”或“频率”).
13.(1)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波理论认为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现代通信离不开电磁波,在真空中频率越小的电磁波,它的波长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
(2)电流在电热丝中做的功与电热丝产生的热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保持电热丝两端的电压不变,增大电热丝的电阻,电热丝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参考答案
1.D
【解析】
事件视界望远镜特定的电磁波观测波长约为1mm,所以能量为,此能量小于钠的逸出功,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事件视界望远镜特定的电磁波观测波长约为,
而x射线的波长范围为0.01nm---10nm,所以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的波段不属于x射线,故B错误;α射线是氦核不是波,波段中没有阿法射线这种说法,故C错误;事件视界望远镜特定的电磁波观测波长约为,而可见光的波长大约在400nm-700nm范围内,所以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的波段不能直接引起人的视觉,故D正确;
2.D
【解析】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选项A错误;稳定的电场不会磁场,选项B错误;在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选项C错误;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选项D正确;故选D.
3.C
【解析】
隐形战斗机具有“隐身”的功能,是巧妙地利用了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出现漫反射,或被特殊涂料吸收,选项A错误;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选项B错误;根据可得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选项C正确;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横波,选项D错误.
4.A
【解析】
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常在医疗上用来检查身体;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还具有荧光效应,能制成验钞机来验钞;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属于可见光,可见光的穿透性还不及紫外线;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5.B
【解析】
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A对B错;CD对;
6.C
【解析】
电视机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故A不符合题意;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不符合题意.电风扇是利用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来工作,所以没有利电磁波,故C符合题意;雷达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C
【解析】
无论是4G还是5G,都是电磁波,都是横波,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选项AD错误;4G信号和5G信号的频率不同,则相遇时不能产生干涉现象,选项B错误;4G信号的频率小,波长较大,则4G信号比5G信号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选项C正确.
8.D
【解析】A、无线电波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广播,故A正确;
B、红外线探测器能探测出物体的红外辐射,故选项B正确;
C、适当的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故C正确;
D.
因为射线穿透能力强,可以用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故选项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常见的几种电磁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重要应用,特别注意掌握各种电磁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9.AD
【解析】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故A正确.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错误.
C、电磁波是横波,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磁场相互垂直,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故C错误.
D、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的短,它可以进行灭菌消毒;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原理,以及知道电磁波的类型。对于这些基本知识要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应用.
10.BC
【解析】
电磁波信号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是周期性变化的。故A错误;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故B正确;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C正确;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11.磁场可见光
【解析】
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12.电磁
频率
【解析】
“嫦娥三号”依靠电磁波将拍到的月貌图片传回地球,此波由真空进入大气的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频率,随着折射率的增大,根据n=c/v,可知速度会减小.
13.变化越长相等减小
【解析】
由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详解】
(1)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
由公式可知,,频率越小,波长越大;
(2)由于电热丝为纯电阻电路,即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电流在电热丝中做的功与电热丝产生的热量相等,
由公式可知,电压不变,电阻增大,电功率减小。
【点睛】
本题考查电磁波的发现历程,要注意明确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但是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