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乐曲《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创作,具有轮舞的体裁特征,明快活泼,伴随着小提琴的各种演奏技巧,形成了欢腾的乡村舞会场面,充满了炽烈的欢乐气氛。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但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重教学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聆听中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欢乐气氛和舞蹈性特点,并初步了解霍拉舞的简单知识。
二、知识与技能:在音乐图形谱的帮助下能够掌握本首乐曲中三个主题的节奏特点以及它们的变化与再现,并能随各个主题的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过程与方法: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舞蹈,游戏,打击乐器、即兴式自由创编表现乐曲。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 法 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 学 法 看、听、唱、模仿、表演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舞曲的炽烈与欢乐情绪。
教学难点 在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充分体验乐曲三个主题的不同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小提琴、打击乐器。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
织
教
学
创
设
趣
游
戏 1、运用游戏教学感受霍拉舞的舞蹈动作
2、用打击乐器感受乐曲的节拍和节奏特点。
3、模唱主题A音乐。 1、学生跟着教师做舞蹈找朋友的游戏。
2、学生随着教师再次聆听音乐,用打击乐器感受节拍特点。
3、学生随琴感受乐曲旋律下行特点。 1、初步感受舞曲的舞蹈动作。
2、感受节拍和速度。
3、让学生感受乐曲旋律下行特点
二 导
入
新
课
静
听
初
体
验 揭示课题,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了解西洋乐器乐器皇后“小提琴”的音色特点,模仿演奏姿势。
乐曲在什么场合演奏,教师演奏A主题音乐,并用动作表示出现几次。
三次聆听,画图形谱表现乐曲的再现结构。
学生聆听音乐初听全曲感受情绪,乐器音色,模仿演奏姿势。
回答问题,记忆A主题音乐,听音乐,说出手示意出现的次数。
跟随教师画图形谱。
让学生充分聆听乐曲,多维感悟。体验乐曲三个主题的不同特点。
四 分
段
欣
赏
体
验
细
品
味 1、创编A主题音乐。回味游戏中的舞蹈动作,自由创编。
2、感受B主题音乐。说一说与上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动作怎么表现音乐。
3、A主题音乐再次出现。乐曲突然结束用什么动作表现。
4、完整展示创编成果。
1、回忆游戏动作,感受音乐特点,创编舞蹈动作。
2、感受B主题音乐的特点,对比不同之处。
3、再次出现,重 复动作,记忆音 乐。 感受和表现音乐中的重复和变化,乐曲的曲式结构,细致体验分析,创编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完整展示,鼓励创编
五 多
样
聆
听
拓
展
扩
视
野 1、同学们聆听《霍拉舞曲》他的情绪是怎样的,一起回答,让我们跟着罗马尼亚人们跳起来吧。观看《霍拉舞》视频。 师生共跳霍拉舞,以提升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边舞边离开教室。 直观欣赏“霍拉舞”感受氛围和气氛。 再次感受乐曲的气氛,在热烈的舞蹈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