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1杠杆复习课件+同步练习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1杠杆复习课件+同步练习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11 09:10:1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杠杆的应用复习
人教版
专题练习
复习导入
2、杠杆的五要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支点。
1、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3、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题型一、杠杆的基本计算
如图所示,OB为轻质杠杆,OA=60cm,AB=20cm.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应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F1=
F2×l2
l1
=
=80N
答:应在A点加一个8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60N×0.8m
0.6m
解:如图:
OA=60cm=0.6m
AB=20cm=0.2m
L1=OA=0.6m
L2=OA+AB=0.6m+0.2m=0.8m
F2=G=60N
2、杠杆平衡时,动力为10N,阻力为40N,
动力臂为0.4m
求阻力臂
L2=
F1×L1
F2
=
答:阻力臂为0.1m
=0.1
m
10N×0.4m
40N
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例7:一条扁担长1.4m
左端挂300N重的物体,右端挂400N重的物体,问人肩膀挑距左端多远的地方,扁担才能处于水平平衡?
解:设肩膀距左端的距离为L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300N×L1=400N×(1.4m-L1)
解得L
1=0.8m
例5: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头的场景,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800N,且AB=1.8m,BD=0.6m,CD=0.4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应不小于
A.600N
B.400N
C.200N
D.150N
分析:杠杆有两种使用方法
D为支点
L1=DA
L2=CD
L1
L2
B为支点
L1=BA
L2=BC
L1
L2
第二种方法中动力臂最长,力最小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L2
第二种方法
L1
F1=
F2×L2
L1
=
=200N
选C
1800N×0.2m
1.8m
解:如图:
L1=AB=1.8m
L2=BD-CD=0.6m-0.4m=0.2m
F2=F=1800N
已知:AB=1.8m,BD=0.6m,CD=0.4m
F=1800N
题型二、正确判断杠杆的平衡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仍能平衡
D.无法判断
B
6、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杠杆仍能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D.无法判断
C
题型三、杠杆最小力作图问题
画出图中作用在A点最小的力的方向

FA
B
杠杆“最小力”的作法
①使用杠杆时,要使动力最小,必须动力臂最长。
②最长力臂的确定:A.把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相连作为最长
力臂;B.在滚动圆柱体时,把支点和圆心相连构成的直
径作为最长力臂;C.对于长方体来说,对角线为最长力
臂。
【例2】曲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在一个最小的拉力F的作用下,在图1所示位置保持静止,请在图中作出:(1)拉力F的力臂和拉力F的示意图;(2)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1
G
O
L2
G
L2’
题型四、关于动力的变化问题
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D
题型五、综合运用问题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分析:
L1
G
L2
L1=2L2
F2=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1
2
F
1=
1
2
G
L1=2L2
F2=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
1=
G
L1
G
L2
2、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


A.一定是省力杠杆
B.一定是费力杠杆
C.一定是等臂杠杆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D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用棒将重力相同的物体扛在肩上走,_____中那个人手用力更大;_____中人肩受力更大。(均填“甲”或“乙”)

乙杠杆综合应用练习
一、杠杆应用:
3.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
A.钢丝钳
B.天平
C.羊角锤
D.筷子
4.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托盘天平
B.筷子
C.核桃夹子
D.羊角锤
5.2019年5月28日安徽省龙舟公开赛(宁国站)暨“青龙湾杯”第四届端午龙舟邀请赛在安徽省宁国市西津河隆重举行。如图所示的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桨柄,一手用力划桨,此时桨属于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6.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夹子,此时手对夹子施加的力为F1,夹子上的卡簧对夹子的作用力为F2,则F1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用该夹子夹住衣服时,夹子是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二、杠杆动态平衡分析:
7.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2<G
D.F1=G
8.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OB,则在转动过程中(

A.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
B.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
C.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
D.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
9.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根长为L的扁担挑水,他在扁担的左端挂上质量为m1的水桶,在右端挂上质量为m2的水桶,右手扶着扁担右侧。已知m1>
m2
,不计扁担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左端
B.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右端
C.小明的肩位于扁担中点时,右手需要给扁担施加向上的力
D.扁担与肩的接触面积越小,肩受到的压强越小
12.汶川大地震中,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要用撬棍将石头撬开。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所示三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A.沿F1方向
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
D.三个方向所用力一样大
13.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F逐渐变大
D.动力F逐渐减小
三、杠杆作图:
14.如图,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16.图中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
17.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F2表示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请在图中画出力F1、F2的力臂L1、L2
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请在图中画出物体M所受重力G和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30
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C=
2CA,则拉力F的大小是_____N,另外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四、杠杆平衡实验探究:
23.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_______。
24.小瑞同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支架、刻度尺、细绳、重力相同的钩码若干。
(1)她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其目的是_____;
(2)实验开始前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她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3)小瑞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的数据: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l1/m
阻力臂l2/m
2
1
0.2
0.4
根据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你认为合理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方向向左旋转时,为保持杠杆仍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5.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___;如果杠杆的右端向下倾斜,平衡螺母应向___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2)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___个相同的钩码;
(3)在(2)杠杆平衡的基础上,将A、B两处钩码同时减去1个,那么杠杆___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4)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拉动改为逐渐倾斜时,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明通过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移动(左/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2)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挂_____个钩码(题中的每个钩码都是相同的);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变大/不变/变小);
(4)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_____(选填序号:①改变力的大小②改变力的方向③改变力的作用点④多次进行实验);
(5)小明对原来装置进行改装如丁图,与丙图比较,同样用竖直向上的力,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机械效率高的是_____(丙/丁)图;若利用丁图,小明两次将钩码分别挂在A点和C点,使钩码上升同样的高度,那么机械效率_____(A/C/一样)的高。
五、杠杆计算:
27.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小段距离,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下压一小段距离,则至少需要用力(

A.20N
B.40N
C.60N
D.80N
29.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AC=CD=DB,左端重物G=12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
(选填“C"或“D")点翻转,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最小值F1=
N,最大值F2=
N.(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杠杆综合应用练习答案
一、杠杆应用:
3.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
A.钢丝钳
B.天平
C.羊角锤
D.筷子
答案:D
4.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托盘天平
B.筷子
C.核桃夹子
D.羊角锤
答案:B
5.2019年5月28日安徽省龙舟公开赛(宁国站)暨“青龙湾杯”第四届端午龙舟邀请赛在安徽省宁国市西津河隆重举行。如图所示的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桨柄,一手用力划桨,此时桨属于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答案:费力
6.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夹子,此时手对夹子施加的力为F1,夹子上的卡簧对夹子的作用力为F2,则F1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用该夹子夹住衣服时,夹子是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小于
费力
二、杠杆动态平衡分析:
7.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2<G
D.F1=G
答案:B
8.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OB,则在转动过程中(

A.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
B.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
C.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
D.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
答案:B
9.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答案:C
11.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根长为L的扁担挑水,他在扁担的左端挂上质量为m1的水桶,在右端挂上质量为m2的水桶,右手扶着扁担右侧。已知m1>
m2
,不计扁担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左端
B.若要右手不使力,小明的肩应靠近扁担右端
C.小明的肩位于扁担中点时,右手需要给扁担施加向上的力
D.扁担与肩的接触面积越小,肩受到的压强越小
答案:A
12.汶川大地震中,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要用撬棍将石头撬开。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所示三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A.沿F1方向
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
D.三个方向所用力一样大
答案:B
13.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F逐渐变大
D.动力F逐渐减小
答案:C
三、杠杆作图:
14.如图,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
答案: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
答案:
16.图中OA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及动力臂L1。
答案:
17.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F2表示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请在图中画出力F1、F2的力臂L1、L2
答案:
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请在图中画出物体M所受重力G和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答案:
21.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30
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C=
2CA,则拉力F的大小是_____N,另外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答案:40
四、杠杆平衡实验探究:
23.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_______。
答案:左
2.0
偏小
变小
不变
24.小瑞同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支架、刻度尺、细绳、重力相同的钩码若干。
(1)她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其目的是_____;
(2)实验开始前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她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3)小瑞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的数据: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l1/m
阻力臂l2/m
2
1
0.2
0.4
根据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你认为合理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方向向左旋转时,为保持杠杆仍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便于测量力臂
不合理,只做一次实验,结果会存在偶然性,应该多次实验
变大
25.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___;如果杠杆的右端向下倾斜,平衡螺母应向___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2)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___个相同的钩码;
(3)在(2)杠杆平衡的基础上,将A、B两处钩码同时减去1个,那么杠杆___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4)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拉动改为逐渐倾斜时,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便于测量力臂

3
不能
变大
26.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明通过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移动(左/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2)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挂_____个钩码(题中的每个钩码都是相同的);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变大/不变/变小);
(4)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_____(选填序号:①改变力的大小②改变力的方向③改变力的作用点④多次进行实验);
(5)小明对原来装置进行改装如丁图,与丙图比较,同样用竖直向上的力,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机械效率高的是_____(丙/丁)图;若利用丁图,小明两次将钩码分别挂在A点和C点,使钩码上升同样的高度,那么机械效率_____(A/C/一样)的高。
答案:右
1
变大


C
五、杠杆计算:
27.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小段距离,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下压一小段距离,则至少需要用力(

A.20N
B.40N
C.60N
D.80N
答案:C
29.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AC=CD=DB,左端重物G=12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
(选填“C"或“D")点翻转,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的最小值F1=
N,最大值F2=
N.(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答案:D
6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