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能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3、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
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相转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1m=(
)dm
1m=(
)cm
1m=(
)mm
1km=(
)m
1m=(
)cm
2、化简下面各比
5cm:200m
3cm:150km
6cm:3mm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问: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这么大的面积是怎样画在这幅地图上的呢?
(二)揭示课题
(出示北京市地图)在绘制地图时,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揭示课题,比例尺)
(三)比例尺的意义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比例尺或
讲解:1:4000000是数值比例尺,也可以写成,
上线段比例尺
2、观察思考
①数值比例尺1:4000000表示什么意义?
②线段比例尺
表示什么意义?
③你能把线段比例尺
化成数值比例尺吗?
3、出示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如一幅零件图的比例尺2:1,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讲解:2:1也是数值比例尺,它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1是放大比例尺,1:4000000是缩小比例尺。
思考:缩小比例尺与放大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讲解: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四)求比例尺
1、出示例1.
2、学生尝试解答。
3、小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mm,在图纸上的高是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判断
①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高大。
(
)
②在比例尺是20:1的图纸上,2cm长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度40cm。
(
)
③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80km。
④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
3、课本P56
T2
四、课堂小结
1、比例尺的意义。
2、比例尺的分类。
3、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五、作业:P56
T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