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4.2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4.2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11 15: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_???è???¨??????????_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1cnjy.com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口算下面各题
15×4 50-36
90÷3 50×60
500-72 12×30
68+27 16×6
72-36 180÷6
计算下面各题。
11×5+120 155+20×9 180-25×4
学生计算,《导学单》上完成。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_é??????????????1_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21·cn·jy·com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要求“一共应付多少元?”,怎样想?说说每一步列式所求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40÷5=8??8+12=20(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
(2)40÷5+12 (3)12+40÷5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www.21-cn-jy.com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在《导学单》上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展示,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40÷5”求得是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15-40÷5
小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_??????????????????_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出示:《导学案》练习与反馈2.计算下面各题。
 350 -7×40 45+45÷3 61×2-32

250-150÷5 96-5×8 28+78÷6
明确:在两步计算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5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单》的其他题目。
板书设计:
? 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40÷5+12?????12+?40÷5??????12-40÷5
=????? =?????????? =??
=???(元)? ?=??(元)???? =??(元)
?
?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