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 岭南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10 18: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花衣裳”

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自一年级入学以来每次都强调点、线、面、色的知识运用,从学生平时课堂上的作业来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运用点、线、面画出各式的花纹装饰物体。学生只能描绘一部分熟悉的动物形象,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描绘动物形象方面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以往的教学有专门学过色彩知识,但对于对比色和邻近色的认识以及运用能力还不足。
教学内容分析
《动物的“花衣裳”》是岭南版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迷人的色彩”主题下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运用”的学习领域,旨在是让学生体会并掌握色彩知识。教材提供了有趣的导入环节“找一找”,“蝴蝶”、“豹子”、“斑马”等动物的局部图片以及“小博士”探索指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形式美上又提供了剪纸、绘画、工艺等多种运用方式的作品欣赏。教材也有作画步骤图和学生作品选登,为同学们的创作和作业的不同呈现方式(黑白线描和色彩装饰)提供了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观察、欣赏,能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动物的“花衣裳”(花纹图案、色彩)。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欣赏以及探究的过程中,启发想像与创作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动物世界的花纹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爱护动物,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动物的花纹。
2、难点:在设计花纹图案时,如何运用色彩搭配以及不同花纹的组合。
课前准备和课时:
1、准备:教师准备好不同动物的图片、PPT课件和相关的视频和范画工具等;学生准备好纸材、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找一找)
(2min)
1、“找一找”:PPT展示动物的局部花纹图案和相应动物的名字。
教师:请同学们看PPT,这些小动物的“花衣裳”是谁的?请找出来并连线。
3、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花衣裳”有哪些花纹和色彩?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28页,板书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学生:认真观察图案,找出对应的动物。
2、学生:找一找、连一连。

学生:认真观察图案,说一说自己所观察到的花纹和色彩(点、线、面,黑、白、红、黄、蓝、绿……)。
翻开书本第11课,第28页。

激发学生兴趣;
考一考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小观大”。
3、感受点、线、面、色在动物身上花纹的体现。
讲授新课 (看一看)
(10min)
1、教师:PPT展示变色龙等图片。请同学们想一想,动物的“花衣裳”常与环境相仿,你知道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吗?
问:为什么能起到自我保护作用?
问:还有设么作用?
(比如,孔雀开屏)
2、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家是怎么样表现动物的花衣裳的?
PPT展示朱光莲的剪纸《金鸡展翅》
问:如果从中间划一条线,左右两边大致会怎么样?(对称美)
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用到了什么颜色?
问:在这里,黄色、橙色的对比色分别是什么颜色?
蓝色、红色的邻近色分别是什么颜色?(色彩美)
问:运用了哪些花纹图案?(提取局部放大)
PPT对比展示剪纸《金鸡展翅》和现实公鸡的图片。
问:剪纸作品金鸡上面画的花纹,现实的公鸡上面有吗?
问:看剪纸上的鸡头和鸡爪(局部放大),跟现实对比,眼睛有那么大吗?(夸张)鸡爪是这样的吗?(变形)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动物的“花衣裳”可以运用到哪些地方?
①、剪纸:
②、绘画:
③、设计:实用性
④、工艺:装饰性
4、教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可以这样子来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PPT展示形式
①、剪纸(利用花纹)
②、彩绘(色彩的装饰美)
③、黑白线描
5、欣赏不同动物的“花衣裳”,以及优秀学生作品。
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不同动物的“花衣裳”,现在就同学们就来给你喜欢的动物添上一件有漂亮花纹和色彩的“花衣裳”,让它去参加选美吧!
学生:思考动物的“花衣裳”与环境相仿的作用。
(自我保护、捕食)。
答:与环境的颜色相同,更好地隐藏自己,让天敌不易发现;另一方面,偷偷接近猎物而不易被发现,利于捕食。
答:吸引异性。
2、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有疑问可提出,教师做出解答。
答:一样。不一样…
(大致重合、对称)
答:黑、白、红、黄、蓝、橙、紫。
答:黄——紫,橙——蓝。
蓝——紫,红——黄、橙。
答:点、曲线、折线;方形、三角形、扇形、水滴形。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答:没有。
答:没有。不是。
3、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对比欣赏;
学生:认识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应的作画步骤。
5、学生:认真欣赏。

1、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花衣裳”的作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花纹和色彩的联想。
2、从教材的画作中选择一幅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引导学生分析金鸡的花纹与色彩,感受图案的对称与色彩的对比美感。
3、拓宽学生视野,懂得学以致用。
4、感受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5、感受不同动物“花衣裳”的美妙。
课堂作业
(20min) 要求:
利用点、线、色描绘不同的花纹和色彩来表现你喜欢的动物的“花衣裳”。
⑴、利用带花纹的彩纸,描绘动物的形状并剪切下来;
⑵、利用点、线、面描绘花纹图案,画一幅黑白线描画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⑶、利用对比色、邻近色等颜色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

创作绘画或剪纸作品《动物的“花衣裳”》。
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呈现方式。
展示评价
(5min) 将部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
学生评价作品
(自评与他人评价——外形美、点、线、色的装饰美)
首先,学生公选一幅认为画得最好的进行评价
⑴、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幅画得最好看?
⑵、师问: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看法,你为什么觉得这一幅画好看?请…
(肯定学生的努力,以表扬鼓励为主,提出意见)
其次,学生自评
师问:展示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请你…
3、你能画出几种花纹?学会了几种颜色搭配?
学生自荐部分作品贴到黑板上。
展示作品的学生自由评价,其他同学注意聆听他人的评价。
⑴、从展示的作品中选出。
⑵、生答:因为花纹/色彩画得…;点、线、色…。
(请举手的同学分享,如无自荐者则随机点号数)
答:方方、圆圆、尖尖…;
对比色、邻近色…。
让学生大胆展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2、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3、以鼓励为主,多肯定学生的努力。
总结
(1min)
认识不同动物的“花衣裳”;
了解对比、夸张、对称的艺术表现手法。
色彩的搭配,多样的花纹。
认识——感受——运用
1、巩固知识,了解知识的现实运用,形成系统的认识。
课后延伸
(1min) 你还认识哪些动物的“花衣裳”?
你还会用哪些方法给动物创作“花衣裳”?
人类在哪些领域受到动物的“花衣裳”的启发? 课后与家长或同学们探讨、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发现、动手实践的习惯。
板书设计
11、动物的“花衣裳”
作用:自我保护、捕食、吸引异性
图案:对称(大小、形状、排列)、重复
色彩搭配:对比色、邻近色、同类色
运用:剪纸、绘画、设计(实用性)、工艺(装饰性)
教具展示:对称的蝴蝶图案、作品呈现方式(黑白线描、色彩、剪纸、拼贴)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