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2、体验实验中合作学习的乐趣,知道水在生活中的用途,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难点 体验实验中合作学习的乐趣,知道水在生活中的用途,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教材分析:
通过探究水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知道水的用途;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知道缺水产生的后果并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四、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出一条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小溪中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真聪明!水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人、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水,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花草树木,没有硕硕的果实,也不会有人和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
课件引出课题——认识水。
板书:1、认识水。
1、情境与问题
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水?水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课件认识水。
学生讨论后回答。
2:探究与发现
师: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出示“一看、二闻、三尝”的课件)
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放有三个烧杯,三个烧杯分别装有清水、牛奶、和白醋。清水就藏在牛奶、白醋当中,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开始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进行操作。(提示在闻的时候应注意的事项。)
同学们找出来了吗?
学生回答。
指名说出用的什么方法找出清水来的。
一看(第一步找出了牛奶,因为牛奶是白色的)(水没有颜色)
二闻(用闻的方法找出了白醋,因为白醋是酸的)剩下的就是清水。
教师总结,因为同学们已经用一闻二看的方法找出了清水,所以就不用再尝了。
请我们每个组的一个同学端起盛有清水的杯子,其他同学观察一下水有没有颜色?再闻闻水有没有气味?
学生回答。
好,同学们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辨别出了这杯清水,像这样的方法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研究的学习活动非常重要,同学们可要记住了哦!www.21-cn-jy.com
找同学观察,并说出观察的结果。用了什么器官观察的?
出示课件。“切记:我们在喝水的时候一定要用眼睛看看,用鼻子闻闻,不能随便喝”。因为生活中有很多液体和水一样没有颜色。
出示课件。(水特点的问题)
我们用看、闻的方法知道了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特点了,那么水还有其他特点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水的另一个特点。
实验:我们桌子上有水槽(水槽里盛着水)、试管、烧杯、还有一个塑料袋。老师把步骤说一下,先用圆烧杯、方烧杯和试管盛水,观察水的形状,最后用塑料袋盛水。注意一个同学撑袋子,另一个同学往里舀水。然后用手捏捏塑料袋观察水的形状。
我们可以分别用试管、烧杯、塑料袋盛水,并且用手捏捏盛有水的塑料袋,观察到什么了?
学生回答。
水能流动吗?我们轻轻地把塑料袋里的水倒回水槽。观察一下水是否能流动。
出示液体、固体的课件。
实验结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水的用途都有哪些?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和欣赏地球上美丽的水吧!(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课件。
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特点,那水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分布,我们再去太空欣赏一下地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生活的地球其实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既然有那么多的水,我们还会缺水吗?(出示图片)让学生感知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
我们再来看一组照片,说说照片中的地方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出示照片课件。
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图片,揭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怎么节约用水。
我们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老师检查一下大家学的怎么样?
指名回答。
请大家打开《科学活动手册》。
水有没有颜色我们用的是什么器官?水有没有气味我们用的是什么器官?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用的是什么器官?
学生回答。(在眼的图下打对勾。在鼻子的图下打对勾。在手的图下打对勾。)
大家今天表现的都不错,请同学们给自己鼓个掌吧!
教师小结:我们今天认识水,知道了水有三个特点(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了解了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知道水的用途有哪些。从太空俯瞰地球是个大水球,但是可供我们人类使用的却很少很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
回家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
板书:
1、认识水
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