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此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与社会认识,所以在知识点传授的部分,教师尽可能做到紧贴社会实际,让学生了解战争的真实存在性。教学设计中也时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讨论、探索和欣赏等方式,充分消化知识,通过“表达和平心愿”、 “放飞和平心愿”提升课堂学习,增强课堂的愉悦性,提高对课堂的成功感,从而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的发展性。
教材分析:
《我们爱和平》是小学美术广东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关注社会与生活”为主题,属于综合性与创新性的美术课题,由此把参赛课《我们爱和平》的教学领域定为欣赏·评述,使教学在单元学习上更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本课定位为在欣赏中学会探究、在评述中学会表达。课堂活动注重学生在欣赏评述学习的过程获取成功体验,教学活动与生活、人文紧密联系,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与探究,突出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强化学生创新实践中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各种以和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②能选择合适的元素进行主题性创作。
2.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主题性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与创作。
②通过活动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与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②感受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身边的社会与生活。
教学重点:
1.在主题性美术作品中学会欣赏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了解主题性作品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1.运用多种元素表现主题作品。
2.以语言形式表达对主题作品的理解。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以师生探讨互动、学案小组探究、新型创作方式的方法来解决本课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自创小雕塑、课件、视频片段、音乐、课本、学案、学生水墨作品、小手套、彩笔等。
学具准备:
课本、学案、油性笔
提供更多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更深刻的感受。
导入课题
1.课堂拓展:
①师生互动:谈论探讨近期国际事件。(板书:和平年代)
②欣赏课本之外的美术作品,思考:主题性的美术作品我们会关注什么?
师生互动:
1. 联系社会实际,对斯里兰卡的恐怖袭击引发思考,引出人们渴望和平的原因,讲述和平很重要!
2.主题性的美术作品我们会关注什么?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了解“和平”的含义,。带出本课主题。
2.阅读课文:思考主题性作品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欣赏?(小结、板书:形式、色彩、元素、内涵)
师生互动:
小结四种欣赏方法:
形式、色彩、元素、内涵
师生互动,初步了解主题性作品的欣赏方法。
课堂发展
1.欣赏中外艺术家表现和平主题的作品:雕塑、中国画、线描画。对四幅作品的作者和绘画特点作简单的介绍。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对,对四幅作品有感性的认识。
欣赏美术作品除了画面信息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画家和创作背景。
2.师生探究研讨:
①教师引导:
潘鹤《和平少女》、齐白石《愿世人都如此鸟》、毕加索《和平的面容》、李延生《和风》。了解艺术家背景,结合欣赏方法进行欣赏。
②小组探究:
利用学案分组讨论,进行探究学习。
③分析学案:
学生汇报,共同探讨并总结。归纳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作品欣赏的方法。
1.欣赏潘鹤《和平少女》、齐白石《愿世人都如此鸟》、毕加索《和平的面容》、李延生《和风》四幅作品,感受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和艺术特点。
2.通过小组探究学习,领悟美术作品所传达的内涵。
通过探究学习与互动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想象、表达的能力,拓展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思维与欣赏美术作品的表达能力,解决本课重难点。
3.活动天地:
用线描方式运用各种元素创作表达我们对和平的呼唤……(引导学生利用学案进行创作活动,表达 “我们爱和平”主题。)板书:我们爱和平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借鉴艺术家的线描的表现形式,以“我们爱和平”为主题的创作。
通过借鉴艺术家的表现形式,运用新颖的创作方式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评价与发展
1.“表达和平心愿”
评价引导(自评)
元素表现独特★★★
作品富有创意★★★★
主题强烈鲜明★★★★★
1. 通过自评,讲述自己创作作品所运用的元素、创意及表达的愿望。
2. 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以评价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勇敢地表达自己创作的想法,尤其着重引导说出作品的形式美感。
2. “放飞和平心愿”
以《明天会更好》歌曲为背景,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提升情感,放飞和平的美好心愿!
板书设计:
29235404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