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解释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解释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0 21: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释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知道解释与假设一样,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重点难点
重点 对证据进行解释。
难点 区分解释与事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你看到老师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看到我额头上贴着创可贴你会想到了什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想的似乎也很合理。同学们,观察能力对学好科学非常重要,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学过许多观察方法,还记得有哪些观察方法吗?这节课,我们将要用到这其中的一些观察方法
2、观察几位同学的身高曲线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
3、观察雪地里的动物脚印图,你能做出怎样的解释?
?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待会儿先请回答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 请同学观察思考交流,并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脚印是不是一样呢,脚印的方向,脚印之间的疏密有没有什么变化。
刚才你们所说的,是大家从图上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也是动物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的这一事实,那你能否根据这样的事实和现象想象一下,这里可能发生了什么呢?学生进一步的思考然后讨论回答。
4、讲述:看到这两幅图之后,我想,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以前科学课我们曾经学习过,比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信息呢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叫做观察到的事实,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事实,我们的大脑就会思考这些事实,并会在这些事实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和你们还没来得及说的想法,其实就是对这些事实所做出的……解释。
二、指导学生认识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1、提问:解释与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2、谈话:这是一个腐烂的苹果,这儿有五句话,在这些语言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3、学生汇报。  
4、讲述:苹果变坏只是因为温度太高吗?
由此来看,对某一现象的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你认为还应该怎样做?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获得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三、指导学生做“毛细现象”的实验
1、谈话:(教师介绍实验用具)滤纸、水性笔,用水性笔在滤纸上画一朵小花,然后用笔的另一端蘸点水,滴在花的中心,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实验。
3、提问:对于刚才你们观察到的现象,你怎样来解释呢?
4、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利用获得的证据,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四、认识正确的解释是经过不断修改来完善的
1、谈话:许多科学结论都是令人信服的解释。那么这些结论的得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一个正常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很多东西的呢?你是怎样认为的?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一下“人眼是怎样看到东西的”这一解释经历了怎样曲折的过程。
2、提问:看了这些资料,你认为一个正确结论的得出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师生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大家查阅“日心说”的资料,看看这一著名的科学解释经历了怎么曲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