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大聚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认识昆虫的分类和特征,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形体和色彩特点,积累视觉经验;
方法与过程:尝试用折、剪、卷、贴等方法对昆虫进行立体表现,并学会一些简单的纸艺造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学生提高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的结构,学习利用立体造型表现有趣的昆虫,掌握折剪贴等基本方法;
难点:能抓住虫子的特点进行立体造型表现;
关键:通过视频,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折剪贴等基本方法。
三、材料工具
硬件:剪刀、胶水、彩纸、彩色卡纸、创作工具、绘画工具、范例作品等;
软件: (希沃)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四、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教学中要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人与自然在教学中通过对纸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和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这节课要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对昆虫已经有了基本的印象,对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也有所了解。这节课是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对昆虫的形象和特点有更深刻的了解,并运用折剪、添画,学会昆虫的立体造型制作方法。我在开头就通过视频直观的向学生揭示本课的学习主题,然后用大量的图片给学生以丰富的视觉感官刺激,为后面的创作积累素材。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明白立体纸艺的表现方法和基本要素,然后我再拿昆虫纸立体造型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来巩固学生刚刚所学的知识,并鼓励创新。以此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法,欣赏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积极主动,体会创作的快乐。
六、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视频导入(3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里即将迎来一群新朋友,它们要在这里举行一场热闹的大聚会,想邀请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参加,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
观看视频《昆虫总动员》片段。
师:观看影片片段《昆虫总动员》。仔细瞧!有哪些新朋友呢?请大家欣赏。
学生欣赏。昆虫家族队伍庞大,全世界有1000万种,其中900万种还未被人类所认知,你能根据图片中昆虫的形状、颜色或花纹等特点给它们分类吗?
师:这些新朋友分别都是谁啊?可以说说它们的外形特征和色彩分别有什么特点吗?它们统称是什么?
生:……昆虫。
(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昆虫有了初步的感知,形成整体的印象。引发他们对昆虫的回忆。再使用谈话法,让学生说说他们这些昆虫的颜色和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
师:今天这些可爱的昆虫们就要在我们教室里举行一场《虫虫大聚会》。出示课题。
它们聚会的场所就在这里。出示教具。
希望同学们使用手中的纸,通过折剪和添画,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昆虫,请这些虫虫们到这棵大树上参加聚会。
(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情境,让他们快速融入课堂,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2、了解不同昆虫的特点(4分钟)
师:参加这次大聚会的虫虫可多了,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这些参加聚会的朋友。
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到了,首先,让它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蜻蜓:大家好!我叫蜻蜓,我有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
蜻蜓有什么特点?
生答。
师:接下来出场的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
瓢虫:我是七星瓢虫,我捉害虫的本领不比蜻蜓差,我也会飞,我的翅膀就是这副红色的坚硬的外壳,我还有一个特殊的标志那就是七个小点。请大家记住我哦!
瓢虫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生:七个小点儿。
师:接着我们将迎来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是谁呢?
(歌曲:小蝴蝶真美丽,两只翅膀穿花衣,飞到东来飞到西,快快乐乐采花蜜。)
蝴蝶:我是花中仙子蝴蝶,我的英文名字叫butterfly
,我的美丽外衣是最吸引人的。
师:为什么说她的外衣是最吸引人的?
生:美丽的花纹。丰富的色彩。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昆虫有什么共性?
生:有翅膀……
师:(课件出示昆虫结构分解图)
师总结:大家记住昆虫的基本特征: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六只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昆虫形态各异,花纹、色彩丰富多样。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也是昆虫,我们先来认识他。
毛毛虫:大家好!我叫毛毛虫,别看我现在身材这么胖,又不会飞,还长满了毛,可是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只漂亮的蝴蝶。
师:现在大家想想他特殊在哪里?
生:没有翅膀······
师:它连昆虫的基本特征都没有,为什么也是昆虫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下课去了解一下。
师:还有几位朋友比较害羞,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让他们亮个像。(蜗牛、蜜蜂、蚱蜢、甲虫、蚂蚁)
认识各种昆虫(课件展示图片)
生答。
师总结:昆虫按生活环境可分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生活在水里的。(2)小游戏:请学生快速用线条画出看见的虫的形体轮廓,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得又多又能抓住特征。(希沃游戏)
4、出示几张方形卡纸?
师:了解了昆虫形状、色彩、特征,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几张卡纸,我们应该怎么把它变成一只漂亮的七星瓢虫??教师示范:教师边示范边讲折剪的三大要领?A.要按折纸的规律来折?
B、可以在折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C、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
5、探索研究:看完老师简单的制作过程,现在翻开课本25页,观察里面的制作方法,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折法或制作方法吗??学生制作?
(现在呢,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想法,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组织一场虫虫大聚会,每个同学选择一种昆虫,想想它的特点,把它设计制作出来,可单独制作也可两人一小组共同合作完成。)?1、作业要求?
(1)根据所选择的昆虫的特点,设计制作一只昆虫。?
(2)方法新颖,制作精美细致。?(3)可单独制作,也可选择合作完成。?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协助(播放音乐)?展示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创意所在,教一教大家你的制作方法。?
考一考:(1)毛毛虫没有翅膀,分不清胸、腹,为什么也是昆虫呢?(2)蜘蛛、蜈蚣不是?昆虫,那属于什么生物呢??教学反思:?
本课特点是除了昆虫以外还包括其它很多小虫子,所以作业范围比较广。本课我是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让他们先理解怎么把平面的昆虫变成立体的,再通过老
3、探索昆虫的制作方法
师:这些可爱的昆虫来到这里参加聚会之前,需要将自己打扮一番,他们想聘请大家成为他们的设计师,希望能在聚会上大放异彩,所以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小小要求,希望你们在设计的时候,让他们的外形独特一点儿,颜色丰富一点儿,创意更好一点儿。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到最好?材料有限,所以今天只用纸这种材料来制作就行了。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
生观察思考。
出示昆虫范作(以蝴蝶为例)实物展示,分析理解。
以蝴蝶制作为例,分析外形。
(1)出示蝴蝶标本。
①讲解外形。
蝴蝶的外形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圆形、长方形 ……
②讲解形的对称。
蝴蝶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引出对称形。列举一些对称的现象。
③分析蝴蝶花纹与颜色。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④制作方法,加强体验。
(1)创设问题。
①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②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③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蝴蝶。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按教科书第25页上面的图解进行折叠。
②参考教科书第39页下方蝴蝶图例,把折叠好的纸张用纸条中间扎紧作为翅膀。(板书:叠)
③把纸卷成筒状作为蝴蝶的身体,并和翅膀粘合。(板书:折)
(板书:贴、剪、添画)
④用碎纸或水彩笔进行图案装饰。
4、欣赏其它纸制昆虫,拓展思路。
欣赏教科书第39页的作品,谈谈还有那些折叠及装饰方法。
教师出示一只制作好的纸工蝴蝶,让学生自主探究蝴蝶翅膀、身体、触角、腿、眼睛的做法。我和学生共同归纳蝴蝶的做法1.运用折剪的方法。将一张纸对折,以对折的边为中线画出半个蝴蝶,并剪下来。打开后形成蝴蝶的一对翅膀。2.运用卷的方法。用纸卷成条状,作为蝴蝶的身体。3.运用剪的方法,剪出六条较细的纸条和两条比较粗的纸条分别作为蝴蝶的腿和触角。4.在蝴蝶翅膀和身体上添画上图案作为装饰。5.将各个部件用双面胶粘合在一起
(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和探究,给学生充分的视觉感受和体验,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乐趣,为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接着提问学生,如果让你来制作一只蝴蝶,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比如,蝴蝶翅膀还可以用一大一小两个纸扇组合,我接着演示纸扇的折法。蝴蝶的触角可以用纸折成弹簧,这样更立体。蝴蝶的眼睛可以用两个小小的纸卷。蝴蝶的身体可以准备两个纸条,参照课本中折毛毛虫身体的折法制作,我接着演示折法。
然后我拿出一张小纸片,揉成一个小纸球。提问学生这个纸球你们觉得可以做成什么?学生会回答:甲虫的身体、蜻蜓的眼睛等等。
拿出一条用纸折成的弹簧,提问学生这又能做什么?学生会回答蜻蜓的身体,蝴蝶的触角等等。
拿出一个纸折的小扇子。提问学生这个纸扇你们觉得可以做成什么?学生会回答:蝴蝶的翅膀、蜗牛的壳等等。
师:身体与头部的连接用粘帖,眼睛可以用画的等
师:希望学生在创作时运用这些材料,通过联想,制作有个性的昆虫。(通过这些纸扇、纸球、弹簧、纸卷等等素材的联想和运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了思路。)(要求学生对一样东西进行联系,它能成为其它昆虫的那个部位?)同时课件展示相应的动物,加深学生的印象。
5、欣赏评论
为了同学们能制作出漂亮可爱的各种昆虫,老师准备了一些简洁概括的纸昆虫给大家参考。它们就躲在你们桌面上的盒子里,请你们把它们请出来。(学生1分钟时间观察准备好的制作虫虫)提问:你们组的昆虫较特别的部位在哪里?这个部位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学生上台讲解,教师点拨。归纳出制作方法:折剪添。
6、学生制作
师: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你们大显生手的时候了。看看哪几个同学不仅能成为设计师还能得到昆虫们的神秘礼物。
5、创作实践
1)作业要求
(1)根据昆虫的形状、色彩及花纹特点,选择不同的折剪法,并通过添画、拼贴的方法制作表现各种昆虫。
(2)方法新颖,制作精美细致。
(3)可单独制作,也可选择合作完成。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播放音乐)
提示学生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碎纸放入碎纸收集袋中,鼓励学生在表现时可以围绕昆虫的特点尽可能做得有趣。
6、交流评价
女士们先生们,2019年度虫虫大聚会现在开始,下面有请各位设计师将你们的虫虫朋友送到草丛舞会上参加聚会。
教师在教室前面设立展示台,引导学生观摩作品,进行评价。
7、拓展延伸
1.可爱的虫虫形象可以运用于生活中。(课件展示图片:昆虫闹钟、昆虫枕头、装饰笔杆……)
2.可恶的昆虫也有它有利的一面: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灵敏,发明了“电子鼻”与“气体分析仪”等
3.查阅课外资料,对昆虫有更多的了解。
考一考:(1)毛毛虫没有翅膀,分不清胸、腹,为什么也是昆虫呢?(2)蜘蛛、蜈蚣不是昆虫,那属于什么生物呢?
板书设计
根据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案设计我将把板书分为三部分内容,1、课题2、基本特征示意图3、学生展示区。
教学反思:
虫虫就是昆虫,是我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对学生来说,昆虫的种类、形态都比较熟悉,让他们表现熟悉的事物比较容易,也感兴趣。往常上这节课,通常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学生都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昆虫造型,效果也好,但有些单调,因为学生只选简单和容易的,对于制作那些过程复杂且难度较大的昆虫,却不予理会,所以,我们并不清楚学生到底掌握如何。由于课文中虫子品种繁多,又想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虫子的制作方法,再者,根据本课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对折、剪、添三种技法的综合利用,方可见效。想到教学中涉及面较广,经过再三考虑,把本课教学用视频指导来进行,大部分学生看了视频能大概了解操作过程,小部分同学还不清楚的可以亲自演示,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四种昆虫的做法。视频分别是蝴蝶、瓢虫,毛毛虫和蜗牛的制作方法,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基本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几种做法,能衍生出更多的昆虫做法稍显难了点,所以学生的作品以视频里的几种昆虫为主,缺了点创造性。我想,在接下去的课程当中要在这方面适当引导,比如多欣赏一些不同昆虫的造型,然后和学生研究这些昆虫用了哪些制作方法,这样更利于学生的课程操作,为他们创造减轻难度,作业也会更加丰富多样。
课后细想,课堂中有还有两个环节没考虑成熟: 1、在个别指导的时候忽略了彩色纸在投影仪上面示范(折纸)没有立体感,轮廓不清晰,导致画面模糊,学生看不清楚。(粗心大意) 2、自己设计的折法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好教不一定让学生好学,强加给学生的知识不一定让他们接受,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从这个问题中发现开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以上两点时刻牢记于心,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