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5.14 成群的动物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5.14 成群的动物 岭南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10 22: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群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第14课《成群的动物》第34-35页。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岭南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成群的动物》是第五单元中第一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范畴。教材提供了两种复制剪纸技法,范例简明易懂,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尝试学习。“小博士”也在构图上做了必要的提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构图法规。教材以有趣的学生剪纸作品欣赏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从中感知重复的形式美。通过学习多层折剪、叠剪纸技巧,使学生在表达对动物的热爱和感受其美感的情境中,懂得要爱护动物,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在学习以往学习的简单对折剪法的基础上延续学习剪纸技法,引导学生提高剪纸创作中的艺术造型能力及画面构图能力,以学生们喜爱的动物园创作内容,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四年级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特征与动作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细节的花纹处理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自主探索、尝试教材提供的两种复制剪纸方法,并能让其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用对折剪、叠剪的方法一次剪出两个以上的重复动物形象,能对外形特征进行夸张造型。
(2)能用疏密、大小排列、色彩对比、前后遮挡关系等方法安排画面。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收集动物资料,认真阅读课文、欣赏教材优秀作品、积极思考问题。
(2)敢于探索并尝试新的剪纸方法,并与同学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要爱护动物,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对折剪、叠剪技法,剪出多个重复的动物形象并进行画面构图的艺术处理。?
难点:抓准动物形体特征,大胆折剪、叠剪出多个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再分别装饰不同的纹样。
5.教具、学具
课前老师先制作好微课教学视频,多媒体一体机,卡纸设计板书课题等教具;学生准备白色卡纸、黑线笔、彩色纸、剪刀、固体胶。
三、设计思路
课前把本课重点学习内容:动物题材剪纸作品欣赏、叠剪与对折剪纸技法介绍,同时装饰纹样表现和画面构成制作成微课视频。微课教学时让学生正确掌握多张重叠剪、多次对折剪纸法技巧,还需在装饰纹样表现和画面构思上有独创性,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童心童趣。因此,在设计本课时,通过“观察与交流—尝试与探索—小组合作-分享与评价”的教学过程。先通过课前准备的动物动画微课视频,欣赏作品导入新课,在学习叠剪技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先观察与交流,感受由相同动物形象重复而构成的画面产生的美感,同时感受生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保护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再创设“成群的动物园”活动内容,使学生在有任务驱动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每组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一种动物形像后,再拼合成一幅作品,使画面效果更丰富。最后,分享自己小组合作完成好的作品,同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
四、资源利用和开发
本课运用微课资源教学,能短时间内掌握教材中剪纸的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自主尝试、探索多个动物的剪法与摆放方法,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规则:全班按分为小组,每组4-6位学生
(一)观看微课,欣赏与学习内容
1.课前观看微课内容—:“动物园”(3-5分钟)
观看《毛毛王去动物园》的动画视频预热学习。
(1)老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边观看视频边进行对各种动物的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和动态特点。
毛毛王认识有什么动物呢?(长颈鹿、兔子、毛毛虫……)
这些动物的有什么特点?(从身体外形、动态等特征观察)
如:长颈鹿好高,它的脖子细又长;兔子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毛毛虫的身子长长的圆滚滚,爬的时候一拱一拱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会对各种动物的形体观察分析,找出基本特征,欣赏动物的外形美。】
2.课堂发展欣赏与学习过程:(9分钟)
(1)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导入新课(3分钟)
老师:毛毛王的剪纸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一群兔子;一群毛毛虫;一群长颈鹿)
……
老师:引出这节课学习的课题《成群的动物》。
再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纹样方面观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剪纸艺术的美的动物形态美。了解重复与排列的剪纸表现技法】
(2) 微课学习剪多个重复动物的方法、装饰不同的纹样和画面构成排列的方式。(6分钟)
①.想一想:剪多个重复动物的方法有哪两种?
学生回答并试做:剪法一:多张叠剪(多个不同色重复);
   剪法二:折剪(多个同色相互对称)。
老师:出示两种剪法的内容,把课前卡纸设计好的粘贴在黑板上。
②. 如何装饰不同的纹样?
学生:先折再画,最后剪出:心形、月牙形、花瓣形、五角形、锯齿形……等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③.想一想:如何用重复排列的表现技法,构成生动、美观的画面?
大小、色彩的变化 疏密、前后遮挡关系的变化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剪纸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对折叠剪,多张叠剪的方法),同时感受用多个同一造型的形象重叠构成画面时,讲究大小、疏密、前后遮挡关系排列、色彩对比等画面构成的方法。】
(二)尝试与探索(20分钟)
1.学生尝试对折叠剪,多张纸叠剪等方法创作。
(1)小组讨论,小组内选定一个我心中的动物园(可以是“万马奔腾”、“生龙活虎”、“我喜爱的动物”等形式),小组分工合作,可以分别用折叠剪,多张纸叠剪等方法进行创作。
(2)老师到每个小组巡视辅导,不会的进行示范。
(3)老师提醒学生要把剪出来的小碎纸片放进准备好的垃圾袋。
【设计意图:能与同学愉快的合作,掌握正确的剪纸技巧,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剪纸技法进行创作,能抓准动物形体特征,大胆设计和重复出多个造型夸张的动物形象,同时注意环保意识的培养】
2.用重复与排列的表现技法,以动物园的形式,粘贴一幅成群动物构成的画面,同时能对符合主题动物园的背景进行装饰。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能与同学愉快的合作完成,巩固剪纸技巧,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剪纸技法进行创作,同时用多个同一造型的形象重叠构成画面时,要讲究大小、疏密、前后遮挡关系变化的排列、色彩对比等画面构成方法。】
(三)分享与评价(10分钟)
老师提出评价目标:
画面内容是否美观、生动?(造型、装饰、大小、疏密、前后遮挡关系变化排列)
学生: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把作品对号入座挂在黑板上,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从造型、剪的方法、装饰、排列、色彩等方面介绍)。
学生甲:如何排列(大小、疏密的变化)……
学生乙:色彩(对比很鲜艳),图案(丰富)……
学生丙:突出了动物的特点,造型夸张……
2、找出最欣赏的作品,发表对别组作品的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自信心,共同分享成功的乐趣。】
(四)课外实践,拓展延伸(1分钟)
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克隆剪纸方法创作剪其他的物体,还可以尝试做立体剪纸动物,现在科学家可以克隆真的动物了,但是地球不能克隆,请同学们爱护我们的地球,注意环保。
六、板书设计
成群的动物(课前用卡纸设计好艺术字体)
方 多次对折
法 多张重叠
构 前后遮挡 疏密
图 色彩对比 大小
【板书简介明了,教学重点突出,给学生加深了印象。】
七、教学反思
本课先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动物动画视频做铺垫,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导入新课,在学习多张重叠剪和多次对折剪的技法同时,引导学生先观察,感受由相同动物形象重复而构成的画面产生的美感,同时感受生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保护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材中剪纸的两种方法,再创设“成群的动物园”活动内容,使学生在有主题任务驱动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尝试、探索多个动物的剪法,再分工合作重复排列,有大小、疏密、前后变化的方法摆放拼贴成一幅作品,使画面效果更丰富。最后,分享自己小组合作完成好的作品,同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这节课通过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