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高效集训综合测试卷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高效集训综合测试卷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10 22: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被誉为“原子弹之父”。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2.“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下图所示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4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一“事实”指(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4.在伦敦观看奥运会的马小虎同学要将一篇几千字的作文稿送到北京某报纸编辑部,请你为小张想一个最快捷的办法(  )
A.寄挂号信
B.发电子邮件
C.邮局特快专递
D.班车托运
5.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标志着从无到有的成果是
A.东方红1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六号”
D.“嫦娥一号”
6.1996年,苏格兰科学家克隆了绵羊“多莉”,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地克隆哺乳动物。现在,克隆基因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它们与哪一科技领域相关(  )
A.生物技术
B.信息技术
C.新材料
D.海洋高技术
7.“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世人的一种期盼。下表反映了我国人均居住条件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8.下列对“863计划”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计划由863项科研项目组成
②该计划是由四位老科学家提议实施并由邓小平作出批示
③该计划经过数百名专家论证
④该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⑤“863计划”的倡导者是王淦昌、王大珩、邓稼先、杨嘉墀、陈芳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9.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尽在眼前,神气的网络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关于青少年上网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因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所以要坚决抵制青少年上网
②因为上网成瘾会荒废学业,所以要反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
③因为上网成瘾会带来心理疾病,所以要劝告青少年理性上网
④因为上网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所以劝告青少年应当自觉做到不上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苏联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一时间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面对如此局势,中国提出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决策
C.“973计划”
D.“863计划”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
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②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③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④这种制度不要求人们学习,不需提高就业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2.马小虎同学在家里一个旧箱子里发现了豆腐票、粉条票,他很惊讶,继续找,又发现了好多粮票、布票、油票等(如右图所示),你能告诉他这些票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吗(  )
A.商家做促销活动,鼓励消费
B.市场经济,票证流行
C.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
D.物资匮乏,凭票购物
13.下列关于我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1970年被送入太空
C.用长征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D.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地球卫星
14.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
A.袁隆平
B.屠呦呦
C.杨利伟
D.翟志刚
1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②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的有关资料比较: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3分)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4分)
(3)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3分)
1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拿着票证排队购买商品
材料二
琳琅满目任人购选的商品与喜笑颜开的购物者
材料三
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间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
手机、电脑、汽车、住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当时怎样的经济特点?你认为这一经济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分)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四大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5分)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1)新中国成立后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说出两件具体事例。这些成就的取得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5分)
(2)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核武器等高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有人说,当时那么困难,如果不搞核技术,把钱用来造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改善生活,我国早就进入电气时代了。这种观点
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材料二
这种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
(3)材料二中成功培育出这种杂交水稻的是谁?他被誉为什么?(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3分)
19.(16分)某校八年级(1)班举办了一次感受“祖国好,家乡美”的主题活动。
小伟从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1978~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小红收集到两张照片,以下是照片的说明词:
照片一(拍摄于1978年):肚子吃不饱,只能穿破袄
照片二(拍摄于2008年):科学发展奔小康,家家户户住楼房
小华收集到的信息是
1988~2007年毕节实验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1)解读信息,上述三位同学收集的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信息反映的问题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4分)
(3)如果让你组织这次活动,你会采取什么方式?(4分)
(4)为了使祖国更好,家乡更美,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4分)
《第六单元
综合测评卷》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A
6.A
7.D
8.C
9.B
10.D
11.B
12.D
13.D
14.B
15.C
16.(1)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
(2)起步时间晚,试验总次数少,独立自主地进行核试验。
(3)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17.(1)经济特点:计划经济。主要原因: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物?资匮乏;受苏联影响。
(2)变化:物资丰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原因: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3)变化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科技的发展;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8.(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举出?两例即可)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不对。理由: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制核武器等尖端技术,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提高国际地位。若把钱用来造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改善生活,就有可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之中,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悲剧的重演。
(3)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
19.(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3)摄影展、征文、报告会、板报、专题网页设计展等。?
(4)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把祖国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而做好准备。(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