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七课 有趣的图形 湘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七课 有趣的图形 湘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11 08: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甲骨文等象形文字的来由以及他们与线条绘画的关联。2.尝试运用概括和简化的线条描绘事物的外形,可以适当进行颜色添加,让作品变得富有趣味性。3.感受象形文字的变化之美,体会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甲骨文等形象文字的来由及他们与线条绘画的关联,抓住事物的特点,尝试运用概括和简化的线条描绘事物的外形。
教学难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尝试运用概括和简化的线条描绘事物外形。
教具准备:素描纸,彩笔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请三位同学上台摆动作,甲直立,乙两手平举,丙弯腰,谁能用最简单的线条把他们的动作表现出来,提示1-2根线条。
请同学上台
(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点)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最简单的线条概括事物,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图形》,板书课题。
欣赏探究
1、欣赏岩画
2、欣赏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根据事物的外形发明的,由图形来当作文字使用的。
视频——让文字动起来
(意图:激发学生兴趣)
3、帮左边的甲骨文找到右边的动物形象,连线游戏(小组讨论)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回答
小结:这些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师:它是用什么线条表现出来的?
生回答
小结:简单的线条就是简洁、概括的线条。
(意图:小组讨论,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4、作品欣赏
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艺术家和小朋友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点,利用简洁概括的线条描绘出完整的作品,构图饱满。
(意图:欣赏分析作品,可以让他们直观感受到线条的魅力,也可以给接下来的作业部分,带来一些灵感。)
学生创作要求:利用简洁概括的线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描绘出你喜欢的一个事物,展示一幅完整的作品。
评价
1、小组评价 2、师生共评
课后拓展
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从繁到简,历经数千年历史,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现在要学好汉字,读好汉字,写好汉字。
(意图:增加孩子的自豪感,并让他们能够好好学习博大精深的汉字。)
板书设计:
有趣的图形
线条
主要特点 简洁概括

教学反思:本课将象形文字录入美术课堂,它是用最简单的线条描摹事物外形,让人一看就能把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重点在于对线条勾画事物后的概括简化和对形象特征的把握上。认真回顾一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一、怎样将“有趣”贯穿课堂,在课堂设计中应该处处以学生为主,以至学生在学习重难点部分也能感到乐趣,最后的练习避免学生不知如何让动手。二、课堂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播放视频环节,空出大概半分钟时间,应多听课、多看课,学会随机应变,及时化解课堂尴尬气氛。